哈尔滨市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疑被拆修

    近日,位于哈尔滨市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今哈铁文化宫)被指违规拆修。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两级文物管理部门均证实,此次哈铁文化宫申报的维修项目仅外立面日常保养维护一项,哈尔滨市文广新局回复称,已经与哈铁文化宫的上级主管部门哈尔滨铁路局进行多次沟通,希望能尽快开展进一步调查。

 

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被拆

  继哈尔滨市双城区开国上将刘亚楼旧居遭强拆被曝光后,近日,位于哈尔滨市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今哈铁文化宫)被指违规拆修。

  10月中旬,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两级文物管理部门均向澎湃新闻证实,此次哈铁文化宫的维修项目仅外立面日常保养维护一项进行了申报并获批,其他维修项目均未在施工开始前报批,属擅自施工。对此,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下简称“哈尔滨市文广新局”)曾于9月底介入调查,并向哈铁文化宫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停止施工。

  然而,哈铁文化宫的施工并未按要求停止。媒体记者“十一”假期后赴哈尔滨调查发现,施工仍在继续。1018日,哈铁文化宫的红色名牌已被摘掉。截至目前,楼体外部施工已经结束,内部施工还在进行中。1031日,哈尔滨市文广新局回复称,已经与哈铁文化宫的上级主管部门哈尔滨铁路局进行多次沟通,希望能尽快开展进一步调查。

  然而,112日,哈尔滨铁路局一名工作人员却对媒体记者否认哈铁文化宫的施工是违规的。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不仅申报了(哈铁文化宫)外立面的维修,楼体内部和地下室等一系列施工也都向黑龙江省文化厅做了申报。针对上述说法,112日下午,媒体记者再次致电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该处相关负责人再次确认,只收到过一份关于哈铁文化宫外立面日常维护的申报。

违规施工曾被举报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哈尔滨文物保护志愿者曾一智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发出一篇长文,举报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上的哈铁文化宫遭违规拆修。

  哈铁文化宫的前身是中东铁路俱乐部,建成于1911年。时至今日,其内部和外结构依然保存较为完好,内部剧场精美的灰塑也被完整保留。上世纪90年代,剧场改为舞厅使用。今年730日,曾一智曾去哈铁文化宫现场调查,彼时此处已是戒备森严。她在博文中写道:“正面剧场和图书馆两个入口都已封闭。并且楼上楼下的窗户也从内部被塑料布遮挡,看不到里面是否在施工。从(楼体)西侧打开的窗户往室内看,发现室内的墙壁已经砸成裸砖,西侧后院里外都堆放着拆下的建筑垃圾。正准备继续观察,被午休的工人发现,并被厉声制止拍照。”

  当时,曾一智注意到该建筑东侧后院一户门上贴出了一则通知,内容是:“按照路局要求,局老文化宫改建哈尔滨铁路局陈列馆……”此后,曾一智又多次前往哈铁文化宫查看,施工始终在进行。10月中旬,媒体记者多次到哈铁文化宫现场查看,发现施工一直在继续。1014日上午,哈铁文化宫一侧楼体的外立面仍用绿丝网遮盖住,数名工人在高处进行作业。楼体周围堆放了很多建筑垃圾。而通往哈铁文化宫内部的几个大门均被封住。

  次日,媒体记者再赴现场,发现绿丝网全部被摘掉,但从窗户往里看,仍能看到有人在进行内部施工,楼内不时传出敲击声。曾一智博文中提到的新铺装的钢轨一事也属实。距离哈铁文化宫东侧楼体仅6米处确实新增了一段钢轨和一节铁路公务车。车厢内部增设了一排货架,货架上是特色的俄罗斯进口食品。两名女售货员透露,这节车厢于929日正式对外营业,而她们是来自哈铁物流的员工。新增的车厢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留念。一名哈尔滨市民对澎湃新闻表示,他觉得新添置的老火车很有年代感,可以算作一处景观,“听说(哈铁文化宫)要改成陈列馆,以后会来看看。”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由文物部门管理使用的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应尽可能向公众开放,未对公众开放的要明确开放时限。《意见》同时明确,文物利用必须以确保文物安全为前提,不得破坏文物、损害文物、影响文物环境风貌。表面上看,哈铁文化宫内部舞厅被改为陈列馆,外部又增设钢轨车厢的行为似乎是明智之举,然而,结果合理是否意味着程序上可以违规?

  曾一智对澎湃新闻表示,之所以发微博举报,是因为她向哈尔滨市文广新局核实情况,被告知哈铁文化宫的施工项目申报的只是关于外立面的日常保养维护工程,其他施工范围和项目均未报批。随后,澎湃新闻就此事向哈铁文化宫求证,哈铁文化宫一名工作人员回复称,哈铁文化宫已被改成陈列馆,具体事宜可联系哈尔滨铁路局咨询。

  据哈尔滨铁路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就每一个施工项目都向黑龙江省文化厅做了申报,否认违规施工。该局宣传部门一名寇姓工作人员则称,暂时不了解具体情况,回复需要时间。

文物部门确认违规施工

  10月中旬和11月初,媒体记者就此事先后多次联系哈尔滨市文广新局和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求证,得到的说法均确认哈铁文化宫存在超出报批项目范围施工的违规行为。

  1020日,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对媒体记者确认哈铁文化宫施工一事是他们“正在督办的一个案子”,随后透露,哈尔滨铁路局只通过哈尔滨市文广新局申报过一个关于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外立面保养维护工程的请示,因是日常保养维护,黑龙江省文化厅于921日批复。这名工作人员说,省文化厅也注意到哈铁文化宫内部有施工,曾让哈尔滨市文广新局过去调查。至于此次施工是否破坏了文物本体,需要在专家做出相关技术鉴定后才能确定,而在技术鉴定之前,施工应该停止。

  112日,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除了一项哈铁文化宫外立面的日常维护申报,再未收到任何关于针对哈铁文化宫其他部分施工的请示,包括铺装钢轨的施工行为。哈尔滨市文广新局文物保护与督查处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是,该局在接到曾一智举报后,于9月中下旬派人到现场检查,发现哈铁文化宫确实有擅自违规施工的行为。于是该局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这则致哈铁文化宫的通知书明确写道:“经查,你单位于2016920日,在南岗区西大直街8486号涉嫌未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修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现责令你单位立即停止违法违规施工行为。在2016927900分前,做出如下整改:立即补办文物修缮手续。”随后,哈尔滨市文广新局又将施工情况上报给黑龙江省文化厅,并提出应组织专家做技术鉴定,明确施工行为是否涉嫌破坏文物本体。9月底,该局按省文化厅指示,带着执法人员和鉴定专家再次到了施工现场,结果被拒之门外。

  哈铁文化宫的施工始终未停止,一直到国庆假期后媒体记者实地探访时仍在继续。1031日,哈尔滨市文广新局文物保护与督查处相关负责人再次表示,相关技术鉴定仍未进行,他们正在积极与哈尔滨铁路局沟通,要求其督促哈铁文化宫尽快配合做技术鉴定。该局暂时还未针对哈铁文化宫的施工行为实施实质性的反制措施。

  近年来,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如何合法妥善保护文物始终并未引起各文物法人单位的重视。针对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多发问题,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决定从20168月起至201812月,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年)”,严防、严查、严办文物法人违法案件。

  黑龙江省文化厅官网显示,为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的上述通知,1028日上午,黑龙江省文化厅召开了“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暨全省文物行政执法与安全工作会”。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张丽娜在会上强调,省内各级文物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高度重视文物执法工作,增强法治观念,加强依法管理,加大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力度,有效遏制违法案件的发生。

  哈铁文化宫就在哈尔滨铁路局对面,是一栋舒展的黄色二层楼房,其前身是当年哈尔滨的文化、社交中心——中东铁路俱乐部。这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建筑。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于201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一智在微博中提到,建成于1911年的中东铁路俱乐部时至今日内部和外结构依然保存较为完好,内部剧场精美的灰塑也被完整保留。中东铁路俱乐部承载了很多历史故事。1926年哈尔滨第一个业余京剧团在此诞生。1952年,苏联终于将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移交给中国,移交仪式就是于当年1231日在中东铁路俱乐部举行的,周恩来和时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等出席移交仪式。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留住城市的记忆——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一书还介绍了詹天佑和这处老建筑的渊源:“1919年,詹天佑作为中国代表赴海参崴,与列强讨论国际监管中东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问题,会议达成了协议。詹天佑由海参崴返哈,因旅途劳顿,途中生了重病,回到汉口后逝世,享年58岁。中东铁路局在铁路俱乐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以纪念这位‘中国铁路之父’。” 1982年,中东铁路俱乐部改称“哈铁文化宫”,但一直延续着百年前的使用功能,到上世纪90年代才将剧场改为舞厅。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