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活动周启动
本报讯(记者冯雷 □朱柯如)近日,“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活动周在西安市启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阿尔巴尼亚、伊朗、波黑、约旦肯尼亚、汤加、摩尔多瓦和尼泊尔等11个国家的29位法务和经贸官员在西安参加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西安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必方主持了欢迎仪式,中国法学会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王伟,陕西省法学会秘书长马艾妮及西安市法学会会长丁健出席了欢迎仪式并致辞。
西安市法学会会长丁健在欢迎仪式上指出,本次中国“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法律人才培训班”暨“西安‘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活动周”契合了共建“一带一路”“路相连、心相通”的理念。在为期6天的行程中,西安市法学会为外国友人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与交流考察活动,其目的在于唤醒对古丝路文明的记忆,增进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凝聚国际间共创美好未来的共识。另外,本次活动也必将对进一步开阔西安法学法律界视野、拓展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加快西安民主法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周期间,西安市法学会安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和参观考察活动,邀请了相关学科知名专家和实务工作者集中授课。活动周期间,有“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一带一路倡导实施中的法律问题”“陕西外向型经济及其发展趋势”等讲座,并安排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中青年法官代表就“中外审判制度”与参访官员进行座谈,向参访官员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立法、司法制度,宣传西安市经济建设发展成就,树立我国法治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据悉,西安市法学会同高新区管委会、市贸促会、市仲裁委员会共同举办“西安工商业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法务官员交流座谈会”。通过与“一带―路”11个沿线国家的法务和经贸官员开展面对面交流,帮助驻市企业了解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为企业解决在权益保护、投资促进和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问题,促进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为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