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聚焦全球恐怖主义基本态势
第八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聚焦全球恐怖主义基本态势。论坛发布报告认为,“伊斯兰国”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恐怖主义基本态势,使全球恐怖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本报讯(记者刘洋) 第八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日前在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恐怖主义的基本态势及其应对策略”。来自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印度、菲律宾、意大利、智利、波黑、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地区的刑法学者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论坛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李文燕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陈光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储槐植、俄罗斯联邦调查委员会副主席费奥多罗夫、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郭广辉等嘉宾发表致辞。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本届论坛主席何秉松教授作主题报告。
全球恐怖主义出现变化
“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2013年有49个恐怖组织在世界各地活动,而2007年时只有28个。这些组织发动的记录在案的袭击从6年前的100起增加到2013年的950起。”何秉松说。近期,尼日利亚的暴力事件又呈现大幅激增。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报告估计,2013年有1.8万人死于恐怖主义袭击。
有报道指出,在过去5年里,恐怖主义带来的威胁在两个具体方面已经恶化。首先,恐怖暴力活动范围已扩大到世界更多地区。其次,恐怖袭击的频率和死亡人数都在增加。
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市的一所学校中的148人遭到屠杀,其中大部分是儿童。随后,多达2000人在尼日利亚被恐怖组织“博科圣地”杀害,另有17人在巴黎发生的两次独立恐怖袭击事件中遇难。
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持续发生,与此同时,全球恐怖主义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今,“伊斯兰国”已经成为全球恐怖主义的领导和核心,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公敌。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在阿富汗生存空间极度萎缩的伊斯兰国的前身“一神论与圣战组织”迁往伊拉克并加盟“基地”组织,从此以“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名义开展活动。
2006年10月,“伊拉克伊斯兰国”在伊拉克成立。2014年6月29日,该组织领袖宣布“建国”,将政权更名为“伊斯兰国”。
2014年夏天,伊斯兰国武装在攻占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之后,很快控制了整个伊拉克北部地区,控制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大片地区。
“伊斯兰国很有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忍的恐怖势力。”曾有媒体记者如此描述伊斯兰国的恐怖暴力行为,“他们杀人绝不是在杀本身,而是通过这些暴力、血腥的镜头来传播恐惧,甚至是树立他们的权威”。
报告指出,伊斯兰国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恐怖主义基本态势,使全球恐怖主义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伊斯兰国从开始就在吸引和发展成员。最近几年,“基地”组织以“独狼”恐怖袭击方式作为袭击美欧的主要手段,导致美欧“独狼”恐怖袭击案件频繁发生。伊斯兰国正在逐步改变圣战分子利用“独狼”的方式。伊斯兰国把某些个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发动袭击,都视为其发动的袭击,并宣称对它负责,以此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看待平民伤亡方面,伊斯兰国也与基地组织不同。基地组织往往专注于打击地标性建筑,如使领馆和酒店,并将此类袭击中造成的平民伤亡视为在宗教教义中可找到合理性的附带伤害。相比之下,平民是伊斯兰国的首选目标,它认为应该对平民进行攻击,直至‘邻里间都相互惧怕’为止。”报告写到。
研讨应对全球恐怖主义
反对恐怖主义早已是一个全球化的话题。但是,究竟什么是恐怖主义,至今仍未有一个被全球普遍接受的定义。“这是一个长期困惑人们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阻碍人类社会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重大实践问题。”1972年联合国秘书处编写的一份报告中就曾如此写到。
何秉松表示,本届论坛认为,2011年11月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大会提出的以下两个恐怖主义的核心特征是正确的,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全面的、科学的定义的基础。第一,任何个人、团体或国家,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残害无辜,制造恐怖,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是恐怖主义。第二,恐怖主义组织是指由3人以上组成的、以恐怖主义手段实现某种政治目的、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暴力集团。
论坛对如何应对全球恐怖主义进行了讨论。报告指出,自“9·11”事件后,联合国的反恐作用与地位更加突出。联合国出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关于打击恐怖主义的文件。“联合国安理会1373决议,不仅要求所有成员国冻结和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来源,并且成立了‘反恐怖委员会’,负责帮助成员国执行该项决议。多年来,联合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努力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果,尤其是各国在流动人员和资金的监管、共享与交流方面的合作,大大提高了国际反恐成效,许多起重大恐怖阴谋被及时制止。”报告指出。
今年1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大会提交《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计划》。该计划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行动防止暴力极端主义,并向各国和地区建立各自的行动计划提出建议。在2006年9月8日,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192个成员国首次就打击恐怖主义全球战略达成了一致。
“这一切充分说明,只有在联合国主导下,才能建立一个全面、公正、有效的全球反恐机制。”报告中指出:“基于此,本届论坛再次呼吁缔结一项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是加强国际合作以防止和打击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