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广东第二个五年规划: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法治广东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广东省“十三五”期间法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深入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加快法治广东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就《规划》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委依法治省办负责人。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法治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请问《规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对广东法治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负责人:当前,广东省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和挑战显著增多,法治在全省工作大局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的总体部署,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去年,省委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举措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侧重从体制机制改革上明确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成果。今年根据法治广东建设的需要,省委决定编制法治广东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从法治建设的实施和具体项目推进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实施规划》和《规划》构建一个逻辑整体,必将对法治广东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记者:《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法治广东建设的主要目标,能不能解读一下?

  负责人:《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法治建设主要目标分为两个阶段表述:到2018年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法治建设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到2020年,形成较完备的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推动我省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负责人:《规划》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治经济、法治社会、法治文化等6个方面进行部署。第三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综合保障、推动工作落实等方面对法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记者:《规划》作为广东省“十三五”期间全省法治建设的重要遵循和纲领性文件,其特点有哪些?

  负责人: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重大举措和省委的重要部署,力求使《规划》成为去年省委出台的贯彻四中会会决定意见和贯彻四中全会重要举措实施规划的“广东升级版”。二是结合广东实际,体现广东特色,突出引领规范作用服务发展。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勇于担当,推动广东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确保法治建设达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记者:《规划》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加快法治经济建设,具体有哪些举措?

  负责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广东是第一经济大省、第一外贸大省,民商事案件占90%,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对于实现“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经济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对全国具有先行示范带动作用。《规划》用专门篇幅对法治经济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许多具体措施:如注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注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的法治保障,注重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注重加强“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涉港澳台法律服务,推动广州、深圳、东莞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市建设。

  记者:《规划》出台后,如何实施并落实好?

  负责人: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落实:一是广泛开展宣传。以此为主线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把《规划》作为今年法治广东宣传教育周活动的主题。二是做好分工部署。《规划》的内容多、范围广,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办法,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切实把规划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将《规划》落实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每年的法治广东建设绩效考核工作中。每年开展一次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2018年对各地各部门《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2020年对《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