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标于11月实施
本报讯(赵紫豪)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日前发布,该标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
防霾口罩近几年在国内随处可见,在口罩的包装上也经常间看到pm2.5的标识。对于防尘口罩的标准,美国以口罩滤材作为区分的标准依据,分为三个等级,包括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无时限、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及汗油性悬浮颗粒时限八小时、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及汗油性悬浮颗粒无时限。欧盟、澳洲,均以不同的过滤效果作为衡量标准。我国此次采用了对口罩性能的规定使用了“防护效果”这样的综合指标,以“佩戴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的直观效果界定口罩的性能。口罩国标对市场上所谓的属于劳动防护类和医用防护类标准的民用防雾霾口罩进行了规范。市场上“防雾霾口罩”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有望解决。
口罩国标出台,不仅是从企业标准上规范了口罩进入市场,更是在消费者的意识里树立了标杆。新规实施“儿童标准”置于其后,标准明确标称“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这与在市场拥有极大份额的儿童口罩产生了极大矛盾。参与起草标准的专家透露,儿童口罩的标准未纳入新规,主要是儿童身体差异比较大,数据采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