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青岛崂山区法院着力推进诉调对接工作
本报讯(记者牟希同 □王本朋 邵晓艳) 为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分层化解,2016年以来,山东青岛崂山区法院着力推进诉调对接机制建设,有效促进了案件的繁简分流,实现了收结案均衡发展。1至9月,全院共收案5608件,结案5388件,案件结收比96.08%,同比增长27.87个百分点。
“专”字为基,搭建专业的诉调对接平台。今年6月1日,崂山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正式启动运行。该中心通过统一规划、系统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各类案件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法院之间的一站式、一体化处理,形成法院和诉讼外调解组织之间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崂山区法院成立诉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诉调对接中心的实施方案、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利用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信息平台,对诉调对接中心所分流的案件,立案登记、案件信息、调解员分案、电子卷宗、数据统计等均通过该平台由指导分流室进行管理,有效避免了人工登记、手工操作带来的弊端。且该平台与审判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案件调解不成则相关信息、材料一并转入法院立案系统,无须当事人重复提交,有效节约了诉讼成本。
“合”字助力,建立内外多层对接网络。崂山区法院诉调对接工作以立案庭为主导,全院多部门协调配合。与鉴定中心配合,探索司法鉴定前置,安排专人在交通事故、建设工程等纠纷中,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对特定事项实行诉前鉴定,促进纠纷诉前化解,目前,已对十余起案件启动诉前鉴定程序;以诉前保全工作调整至执行局负责为契机,与执行局配合,对诉前保全案件,用足用活30天起诉期限,引导当事人开展诉前调解;与办公室、信息中心配合,将诉调对接中心建设纳入到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建设中统一规划、推进,为当事人提供更好的诉讼、调解环境。同时,崂山区法院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先后建立了物业纠纷案件巡回法庭、劳动争议案件巡回法庭等,及时化解各类纠纷;在交警事故处理中心设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调解、理赔、诉讼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年以来交通事故案件诉调对接分流186件,调解撤诉结案45件。
“快”字当头,构建高效分流化解机制。崂山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以“指导分流室”为中枢,安排3名专职工作人员接待来院群众,引导当事人算好“五笔账”,进行诉前辅导。根据诉前辅导结果及时进行分流或诉讼。指导分流室日均分流案件十余件。平均每起案件接受诉前辅导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确保“当天收案当天分流或诉讼”。对双方当事人均有调解意愿的案件,暂缓立案,转入特邀调解室进行调解。4名特邀调解员通过短信平台、电话联系当事人,超过50%的案件在两日内即可约见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自6月份以来,特邀调解室共接收各类纠纷1100余起,调解375起,其中超过30%的纠纷经调解员调解后在一周内得到化解。同时,在诉调对接中心设立两个专门的法官工作室,配备2个办案组,其中法官2人,书记员4人,负责办理督促程序、小额速裁程序、实现抵押权案件以及事实清楚、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可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的案件及司法确认案件。法官工作室对所收案件调解不成的,径行开庭,努力做到当天开庭、当庭裁判、当庭送达,不再向其他业务庭室流转。自6月份以来,共收案773件,结案568件,结收比达到73.5%。调解撤诉489件,调撤率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