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学会率专家团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在印召开

 

    由印度律师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近日在新德里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与南非五国的法学法律界200余位代表出席。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论坛并作了主旨发言。陈冀平指出,金砖国家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个合作架构更加完善、合作举措更加务实、合作成果更加丰富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陈冀平强调,中国有义务也有能力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提供应有的法治贡献,用法治凝聚金砖国家的合作共识、巩固金砖国家的合作基础,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下的重大举措保驾护航、预防化解合作中的风险和争议。

    本届论坛以“为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决方案构建法律框架”为主题,围绕“金砖国家金融与法律合作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国际民商事法律新兴体系:构建金砖国家统一战略与合作机制的现实需要”“国际仲裁与争议解决:构建金砖国家及新兴国家争议解决机制”等前沿热点法律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北京市法学会受邀率中国学者专家团参与论坛。

    北京市法学会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参与了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研修班,举办了第二届京台法律实务专业研讨会等活动,在地方法学会对外交流工作中取得了一定先进经验。

    论坛期间,北京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谢超率代表团分别与其他金砖国家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谈,就深化金砖国家法律论坛分论坛的发展及加强双边法律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

    谢超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此次参加论坛的专家都是从北京法学会建立的“首都法学法律高级人才库”中遴选的专家学者,不仅涵盖传统民商经济法领域,也包括破产法、房地产法等新兴领域的法律实务专家学者,他们向世界介绍中国法治情况,在国际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

    北京市破产法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欣新以《中国破产法的制度与实践》为题作了专题演讲,从中国破产法的法律体系、程序类型、破产原因、撤销权制度和破产程序中的争议解决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对中国现行破产法制度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国破产法的运行机制和在实践中如何追求司法公正的同时努力追求司法效率进行了介绍。

    他提出,随着金砖国家之间相互投资与贸易的迅速发展,破产法也成为各国在金融与法律合作方面的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尤其是涉及跨国界破产案件的协调与合作,构成金砖国家及新兴国家涉及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如何在破产法诸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也是构建金砖国家统一战略与合作机制的现实需要。随着各国之间投资与贸易的发展,我们将与其他各国进一步寻求在破产法方面的深入合作,以实现互利与共赢。

    北京市教育法学会副会长、北方工业大学教授刘泽军作了《中国基层政府法治状况》专题演讲,他以自己近10年来关注中国基层政府法治建设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国家政府法治进程的微观透视”的研究方法,向与会专家学者精细展示了我国地方行政执法机关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制度创新与法治进程。

    他谈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治国方略,在其制度设计的逻辑上是清晰且连贯的。从基层政府工作中的细节着手,去分析其政策的基本定位、其措施的具体落实,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政府法治微观透视的真实样本。他还在演讲中详细讲解了整合优化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的“四公开、一监督”创新举措。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傅郁林作了《金砖国家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的专题演讲。她认为,自从2014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在上海设立并迅速运行以来,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发展,投资国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纠纷频出,在金砖国家中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解决这一领域纠纷的制度。

    她对纠纷解决中协商与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作了介绍,对金砖国家之间的法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探索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我国在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做了介绍。

    此外,北京市法学会代表团成员还就北京法学会的对外交流、中国的金融法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人才培养、律师队伍与律师机构建设等话题与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为金砖国家法治建设、金融法律合作以及争议解决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