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数据平台“帮扶”特殊人群
近年来,江西省司法厅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了刑罚执行网上指挥、特殊人群网上管控、法律服务网上办理,走出了一条发展创新之路。
10月8日,江西省司法厅信息中心主任熊志明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介绍,目前,该厅建成了覆盖监狱、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共法律服务五大工作领域的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三级集中指挥平台,对罪犯、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执法监管全部实现高清可视、动态调度、移动指挥。
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特殊人群,2015年,全国第一个特殊人群大数据云平台在江西上线启用。
这个可容纳47万多人的数据平台,将全省服刑人员、刑释人员、戒毒人员、解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特殊人群的各类数据汇聚共享、交互应用,并全面对接公检法机关的相关执法类数据,将公安的逮捕数据、检察院的起诉数据、法院的审判数据、监狱的教育改造数据、社区矫正数据、回归社会后的安置帮教数据等全流程信息、全过程数据全部打通,实现了一个入口进入、一个平台整合、一个标准分析、一个界面展示,真正做到对特殊人群的可查、可控、可帮、可管。
江西省女子监狱罪犯改造评估与矫治中心副主任胡佩燕表示,为了解决罪犯亲属会见难的问题,2013年,江西在全国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覆盖全省所有城乡的远程帮教会见系统,服刑人员的家属通过网上预约、在线申请、免费使用、高清互动的方式,在当地的远程会见中心就能会见远在监狱的服刑人员,被称为“家门口的探监”。
女服刑人员颜某,南昌人,2011年3月2日,与丈夫共同犯罪被关入省女子监狱,刑期八年。作为共案犯的丈夫王某在省赣江监狱服刑,刑期九年。
颜某本以为夫妻两人要再相见,至少要等八年之后。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2013年,通过远程帮教会见系统,她在高清大屏前见到了丈夫王某和孩子。
抱着改过自新,早日与家人团圆的念头,夫妻俩在狱中努力改造,已双双减刑一年。
22岁的施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目前在赣西监狱服刑。施某一直由外公抚养长大。面对施某入狱,他的外公朱某受到重大打击,不到半年就被查出癌症晚期,一下就倒在了病床上。老人提出想见见外孙,可他的家离赣西监狱有480多公里,重病在身的他行走不便。萍乡市安源区司法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了一辆救护车,带着医生和护士,帮助家人一起将老人抬到了家门口的远程会见中心。看到屏幕上号啕大哭的外孙,老人一下子从担架上爬了起来,双手摸着屏幕老泪纵横。
江西正是通过远程帮教会见系统、特殊人员大数据平台这些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对特殊人群人性化教育、真情化改造。
截至目前,江西已在全省所有监狱、戒毒所和县(市、区)司法局,以及173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建设了379个远程会见中心。据统计,已累计远程会见38万人次。
此外,江西还自主开发了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行“网上执法、在线监督、全程留痕”的社区矫正执法新模式,实现了“人在网上管、执法网上走、结果网上查”,达到了社区矫正执法“监、管、查、控”的有机统一,提高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水平和公正文明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