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打早打小 创新机制建设

宁夏经侦全力打击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

  本报讯(记者惠晓锋) 去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侦部门充分发挥“打击、服务、参谋”职能作用,在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计民生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8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83名,挽回经济损失3.1亿余元,成功办结了“兴麟系”合同诈骗、内幕交易等多起央批、部督的重大、有影响案件,部署开展了全区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专项行动,破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7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2名,有力维护了全区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打早打小,注重实效

  联合工商、金融部门对全区地下金融活动及“投资理财”“投资咨询”等公司金融风险进行深入排查,划定风险等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研究涉众型经济犯罪规律特点,坚持情报引领,关口前移,打破以往坐等群众上门报案的模式,在把握刑事介入时机的前提下,不等报案,打早打小,防止形成气候,全力追缴赃款赃物,尽最大努力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今年以来,石嘴山、吴忠等地成功侦破“1·27”“11·2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及时冻结查封涉案资产1000余万元,为百余名受害群众挽回了全部经济损失,实现了办案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创新机制,压实责任

  紧紧抓住深化公安改革有利契机,逐步健全涉众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打防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格局。目前已建立两个机制,并在实战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对外联合金融局等9个部门建立了全区公安机关和行业主(监)管部门联合打击和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协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度和职责分工。对内建立了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机制,解决各警种、上下级公安机关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指挥处置不力等问题,形成强大合力。积极推动将打防涉众型经济犯罪纳入2016年“平安宁夏”建设考核,将责任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

战役引领,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宁夏公安厅党委将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列入“六大战役”,以战役高度严密防范、重拳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利用“传统+现代”媒体手段,通过发布短信预警、电视专题片、每季度一次和“5·15”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以案释法,震慑犯罪,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识假防骗意识。今年17月,全区共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91起,破案81起,立、破案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7%19%。各地严格执行“三统两分”原则,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警种,妥善处置,全区没有因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