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毒村”到无毒模范村的蜕变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上利车老寨村民小组曾经是闻名的“吸毒村”。在紧迫形势下,澜沧县相关部门努力工作使昔日“吸毒村”蜕变成无毒模范村。9月2日,普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世清专程到上利车老寨调研禁毒防艾工作时指出,希望再接再厉,努力把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推向深入,让更多人知道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昔日“毒窝子”今日“禁毒村”
9月2日,李世清检察长一行到澜沧县上利车老寨调研。绿树青山怀抱中的村庄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铺上了水泥路,生活物品整齐地摆放在门前。夕阳落晖下,外出劳作回来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身处如此安宁和谐的村寨,检察官们无法与那个曾经弥漫着赌博声、争吵声和毒粉飘扬的吸毒村联系在一起。
据上利车老寨村民小组长黄永胜介绍,2003年至2005年期间,全村63户人家,有56户家有吸毒人员,很多村民都沾染上了毒品。“因吸毒人数多,外面的人称我们村为吸毒村。”黄永胜介绍,村民黄阿查,45岁的他从25岁起就开始吸毒,黄的哥哥51岁,也是有多年的吸毒史。村子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4个儿子有3个吸毒,老大、老二四五十岁时因常年吸毒而死亡。因为贫穷,许多村民死亡时无钱买棺材,只能到山上砍伐一棵树木,将树干掏空后将人装殓入土安葬。
“外地姑娘都不敢嫁到这个村子,吸毒的大龄村民每天精神恍惚,致使田地荒芜。为了毒资,一些村民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记得有一户人家架起大铁锅准备煮猪食,离开屋子去拿猪草,回来发现正烧着水的铁锅就不见了。货车司机则戏称这里的村民为‘飞虎队’,拉着货物从村子旁边的公路经过,瘾君子们会爬上山头和树梢,直接跳上货车将车厢内的货物扔到路边,然后去换取毒资。如今,黄阿查等村民都不再吸毒了,虽然右腿因车祸不方便,但他还是经常帮年迈的母亲做做家务农活。”黄永胜说。
将禁毒防艾工作推向深入
李世清一行参观了村小组设置在篮球场旁边的“村规民约”展板,与村干部座谈后了解到,面对严峻的毒情形势,上利车老寨村民小组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采取组建禁毒联防队、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村规民约、结对包保帮教、综合治理等有效措施,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村未发现一例新增吸毒人员,很多戒断毒瘾的村民外出打工,致富后回村建房赡养老人。目前,上利车老寨村民小组新建民房18间,并投入30余万元新建小组社房及篮球场,投入60余万元硬化贯穿全村主干道600余米。还种植甘蔗、玉米500余亩,饲养牲畜200余头,人均年收入比2012年前翻了一番。摆脱“毒魔”后的上利车老寨完成了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禁毒示范村,成了当地禁毒防艾乡村治理新模式的样本。
看到上利车老寨可喜的蜕变,李世清向村干部及同行人员强调,普洱市检察机关在综治维稳、禁毒防艾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在推进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中,必须牢固树立市委“在普洱市工作,不重视禁毒防艾工作的领导就是不称职的领导,不会抓禁毒防艾工作的干部就是不称职的干部”的思想,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把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推向深入。
通过调研,同行人员也感悟到一条禁毒防艾启示:“党政重视是前提,基层组织是保障,村民自治是关键,预防教育是根本,发动群众是基础,综合治理是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