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国天下”的辩证次序上,古圣先贤的箴言与当今最高领导人的灼见遥相辉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而起点,是修身和齐家,是家庭教育。  

 “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周易·家人》)。家庭教育是伦理道德的基石,是社会教育的风向标,是学校教育的平衡砝码。三者环环相扣才能更新再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

  教育“回家”,是人性的回归,也是民主价值的回归,也是向“树德立人”教育本质的回归。

  20156月开始至今,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了“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系列专题片,从古代的家规家训中为倡廉反腐提供智慧资源和精神动力。

  上行下效谓之“风化”。社会道德的溃败需要追根溯源。而个人私德不修要从家庭教育中要答案。

  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当然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人。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须靠立法来调节。

  家庭教育能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家教本属私域空间法律如何干预?立法后法律实施的监管主体怎么定?家庭教育是不是最终还是要靠政府干预?

  不过,专家说家庭教育立法还任重道远,但地方探索从未停歇,91日,首个地方性家庭教育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策划人:杜涛欣 执行:张涛 杜涛欣 李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