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冲击波传统出租车变局谋新路

    网约车合法运营的到来,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出租车行业。整个出租车行业的链条和秩序,或将在网约车冲击波下被颠覆、重构。

 

  8月中旬的某天,天气闷热,郑州最为繁华地段之一的国贸360附近,站满了等待打车的人,然而带着空车标记的出租车来往穿梭,却少有人招手。更多的人,在等待着自己叫的网约车。

  80后”的刘女士习惯在清晨的时候看一看“滴滴”和“优步”哪一家送优惠券,然后开始规划自己一天的行程。她两部手机分别下载了两家公司的客户端,哪个更优惠就用哪个。“自从‘优步’5月份进郑州以来,我再也没有打过出租车,因为大部分时间优惠券够用。”刘女士说。

  对出租车杀伤力最大的是网约车平台的各种营销补助。比如滴滴对新乘客采用五折收费、发放优惠券抵扣券等各种活动,以减少乘客费用支出。而优步公司和当地最为强势的纸媒联合送出了500万的优惠券。

  40岁以下的大部分出租车原有用户改变了消费习惯,成为网约车的拥趸。即使送券慢慢消减,而打折券的价格也比原有的出租车稍稍便宜。

  “我再也不用在火车站苦等,碰运气躲过黑车,或者投诉7遍没人搭理了。”刘女士的感受颇有代表性,网约车颠覆了原来的出行选择,越来越多的年轻上班族选择网约车出行。

  近两年来,网约车所到之处,传统出租车行业就会出现司机收入减少、人员流失现象。不过,与此对应的是网约车市场份额的悄然增长。传统出租车行业与网约车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持续发酵。

“逃离”出租车

  从5月底开始,很多外地牌照的私家车集聚郑州。这些车牌有周口、许昌的,也有来自新乡、南阳、驻马店、信阳等地的,几乎每个地市的牌照都有。“在郑州大街上出现的外地牌照,90%都是跑‘滴滴’或者‘优步’。”一位“优步”车主表示,其实外地人到郑州买新车挂郑州牌照跑车的人更多。

  8月初,李师傅将出租车退给了车主。“这都是被网约车给闹的。”李师傅抱怨说,“不挣钱,车毛病多,有时候跑一二十公里才拉一个人。”

  20156月,李师傅开始在郑州包出租车。李师傅是“大包”,每个月交给车主4800元,保险修车都是他自己出。当时滴滴约车已经进入郑州,但是感觉出租车生意还能做。“优步”进入郑州后,网约车平台达到三家,他们竞相打折优惠。“生意不好,熬不下去,交了份钱基本没啥。”李师傅说,开始一辆出租车养活一家人,现在没法再开了。

  与出租车越来越高空载率相比,“滴滴”车主的生意相当红火。

  滴滴平台对车主有新手奖、推荐奖、回归奖、加倍奖、升级到专车等各种奖励。特别是加倍奖,采用早高峰1.5倍、晚高峰1.4倍、平峰期1.2倍的方式直接增加车主收入。

  像李师傅一样不愿意苦熬而离开出租车行业的并非个案。一位姓崔的师傅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大量的出租车司机放弃包车,自己买车成为“滴滴”车主。一位姓崔的出租车司机表示,今年以来,郑州市出租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极其冷清,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去考出租车的资格证了。而原来考过资格证待岗的,大部分都成为新的“滴滴”车主。

  “以前7000元都敢包,现在4000多也不敢包。”李师傅表示,等到11月份,如果网约车容易取得营运资格,考虑加入网约车平台。

抱团抗争

  如果说出租车司机的感受是切肤之痛的话,那么出租车主的境况就是“寒彻骨髓”。

  “现在一台新出租车的成交价是38万元,谷底的时候只有28万元,而去年七八月份峰值的时候为95万元。”李师傅介绍,郑州的模式是私家车买断出租资格,办一个营运证,只要交费用,一直可以使用。出租车交易价格最初时大约3万元,三年前开始飙升,50万元一台车,后来又炒到90多万元一台。去年前半年,平均成交价格也接近70万元。

  “有的人手里现在还囤着将近20辆车。”李师傅表示,光景好的时候赚钱了,可是没来得及出手的,就成了烫手山芋。

  “蛋糕就这么大,大家都没有活干,大家都在撑不死饿不着。不跑不行,跑了不挣钱。”李师傅表示,车主们的第一反应是到政府主管部门表达诉求。情绪激动的车主曾经相约围堵“滴滴”车主,然后请客运管理处等部门来执法。

  出租车和网约车之间冲突不断,其竞争从暗战到正面对抗。

  20155月底,在郑州市大学路长江路交叉口,一辆“滴滴”专车被一百多名出租车司机围堵,专车被砸得惨不忍睹。出租车司机认为“滴滴”专车抢了他们的生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收入。20158月,武汉市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7万辆私家车进入出租车市场;今年6月初,西安市发生了出租车罢工抵制网约车事件,有大量出租车聚集;615日,青岛则发生出租车“隐身”罢运抵制网约车,不少乘客的出行受到影响;今年5月底,重庆也发生了“滴滴”快车遭出租车围堵的事件。

  而滴滴和优步平台采用的对策是完全报销车主的罚单,给网约车主吃一颗“定心丸”。相同的是,各地监管部门态度非常暧昧。如此一来,网约车狂飙猛进。

拉手自救

  “监管群体的无力在于他们恰恰是利益既得群体。”熟悉郑州市出租车行业的专业人士认为,郑州市15年没有增加一辆出租车的代价就是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黑车横行,绕路加价,在机场、火车站这些窗口领域投诉也无人处理。

  “装电老虎和窗口地区宰客都是监管部门有后台才敢。”该专业人士表示,网约车的迅速发展,也是消费者对监管部门权力垄断下因欠债太多而投的反对票。

  “人急生赖。”知情人士透露,以前郑州出租车装电老虎的比例超过60%,而目前生意变糟糕,装电老虎的比例会更高,以弥补车主或者司机的损失。

  “但现在麻木了,发现政府并不作为,个人围堵没有用,后来大家都不再闹了。”郑州市出租车司机张东升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他们只好自己“抱团取暖”,通过提升服务,打造品牌来提升竞争力。

  优步平台523日进入郑州,525日,18辆出租车车主发起组建了一个出租车联队,名字叫郑州个体出租车联队,他们均是拥有出租车营运资格的私家车主,依托车载电台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互助“电召平台”,车载电台与固定电话号码55255515连接,可以随时借助电话和电台帮助乘客选择最合适的车主。

  “他们靠经济方式侵略市场,我们靠优质服务重新赢得市场。”电召平台“台长”、出租车司机张东升表示,他被选为轮值“台长”,就是为乘客、出租车主服务。电召平台理念就是打造一个服务金牌,扎根于百姓的心中:不拒载,不绕路,不加价,不看人,不挑肥拣瘦,正规打表,正规计费,不讲脏话。引进“只要不违法,顾客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公开接受监督。

  电召平台从刚开始的18辆出租车,现在已经达到700多辆车。据张东升介绍,电召平台上的车辆,每天都有电话招车,有的车一天会接到810单。目前每台车平均收入比以往每天增加10-20元。

倒逼改革

  网约车迅速扩张,让传统出租车市场受到了较为猛烈的冲击。与其说网约车影响了出租车,倒不如说网约车倒逼出租车行业改革。

  在出租车首个电召平台运行两个月后,郑州市客运管理处也推出了网约车平台。81日,“郑州约车”95128官方叫车平台上线。目前,“郑州约车”95128官方叫车平台已经实现了微信、APP、电话、智慧站牌四种叫车方式。

  据了解,广州市交委在接近1000台出租车上安装新的智能终端系统,并计划逐步推广,可实现互联网约车功能是该系统的亮点之一。

  除此之外,广州市发改委官网转发广东省发改委通知称,广州放开出租车承包费,也就是俗称的“份子钱”,这意味着此前执行的政府基准价废止,具体价格由出租车公司和司机自由协商。

  今年7月,济南市长清区管理机构也将“份子钱”每个月减少200元。长清区有4家出租车公司,为了维护行业稳定,还第一次给出租车驾驶员发了淡季补贴:每车600元加气卡。除了降低“份子钱”,7月份开始,长清区的出租车营运年限由6年延长至7年。

  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先后有武汉、昆明、襄樊、南京、义乌、杭州等地出台了有关出租车改革的新政策,其他一些城市也在调研或酝酿中。目前,至少9座城市已取消出租车有偿使用费。济南早在2007年便不再收取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杭州将一次性退还2600余辆出租汽车近1亿元的有偿使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