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平:化解邻里矛盾 守护社区平安
“军转民警展风采”之
从军20载,41岁的军转干部张士平转业当起了民警,不论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他每天穿梭在辖区的各个角落,调解邻里纠纷,帮群众所需,解燃眉之急。
用心接触群众就能得到信任
侯大爷平时喜欢在楼道里抽烟,烟味就顺着陈大爷家的窗户进了屋,弄得陈大爷苦不堪言。多次劝说未果,陈大爷拨打了吸烟举报电话,有关部门依法处罚了侯大爷,两人的梁子也结下了。
这些邻里纠纷是北京市海淀区温泉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士平经常遇见的事儿,事儿小却琐碎。对于这项工作,张士平有着自己的一套绝活。他的诀窍就是一定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多为他们想想,带着感情去做调解,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对于侯、陈两位大爷的矛盾,张士平先是找到侯大爷,对他说,“您再生气,确实是有错在先啊。您想,您之所以不在家里抽,不就是怕烟味弄得家人不舒服吗?既然这样,那换个角度想想,别人也不愿意闻烟味啊!”
他又找到了陈大爷,“远亲不如近邻,就算是老侯做得不对,您也不能跟他动手啊!有理不在声高,更何况是动手。您难道以后不需要人家帮助吗?”张士平的话入情入理,两位老人很快握手言和。
“只要你用心接触群众,就能够做好工作,得到群众的信任。”张士平坦言。
有一次,社区里一对兄妹发生财产纠纷,为了老人们留下的一套房子,哥哥抢先一步,把一家人的户口本都锁了起来。而妹妹正需要户口本办理身份证,她找到张士平,“张大哥,我求您帮帮我,财产啥的我都不在乎了,可是户口本我有急用啊。”
问清事情的原委后,张士平立马上门做工作。一开始,吃了不少闭门羹,哥哥知道警察是来帮妹妹要户口本,连门也不给开。问题僵持很久,老张的韧劲来了,此后几周,只要有时间,他总会上门劝说,就算被拒之门外,他也坚持做工作。“你以为这只是你们兄妹之间的事?你私扣他人户口本,已经违法了,就凭这个我就能抓你。”“你现在占了房子,又拿着户口本,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吗?”就这样,张士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小伙子终于打开了房门,把户口本交给了他。
张士平说:“不要小看这些纠纷,一个没处理好就可能埋下隐患。只有家家户户和谐,社区才会平安无事。”
把永不服输的精神
带到新岗位
2010年8月,41岁的张士平从部队专业,来到了温泉派出所。当听说所里安排自己做一名社区民警时,他有些紧张。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把军营中磨砺出来的永不服输的精神全用到了工作上,一有空就夹着笔记本下社区,走街串巷,到了节假日,张士平也拉着自己的师傅接着转,直到把辖区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摸熟了才罢手。
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他的手中就有了一份完整的社区台账,所有单位、门店、村落、街道,尤其是出租房屋、监控探头等重点事项,都有他亲手绘制的建筑物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形成“一户一档”,为他分析辖区特点、房屋类别、人口结构等提供了依据,有力助推了工作的开展。
然而,张士平接手社区没多久,社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的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住宅。居民们住上了楼房,新问题也接踵而来。
“以前住平房时谁也没用过门禁,都觉得这东西麻烦。久而久之,不少群众为方便出行,干脆把门禁弄坏。”他说。
这样一来,群众和物业及社区保安发生了矛盾,一场围绕门禁的“攻防大战”在张士平的片区一次次地展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指导物业迅速行动,将大量宣传门禁的画册和海报张贴到了社区的宣传栏。保安们接受了他的培训,开始用平和、文明的语言对群众进行劝导,鼓励大家正确使用门禁,并积极举报那些故意损坏门禁的人。
张士平也不闲着,他利用下社区走街串巷的机会,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党支部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大家的工作,向居民介绍门禁系统的好处,以及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社区内的技防设施。此外,他还利用社区民警述职大会、业主代表大会等向大家进行宣传。
平时,下社区时看见跳舞、打太极、下象棋的大爷大妈们,张士平也会上前和他们交流对小区技防的看法。经过沟通,社区内随意破坏技防设备的现象终于绝迹了。张士平还对社区保安进行系统培训,指导他们就技防系统的使用建立了严格的规范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技防设备切实发挥作用,守护社区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