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高管18年逃亡路被终结
6月24日,贪污公款60万元、潜逃异地18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孟某到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检察院投案自首。见到办案干警的那一刻,孟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多年来,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虚开60万元支票
1970年出生的孟某是农家子弟,从河北财经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工作。凭着聪明、能干、认真,在28岁那年,孟某就被提拔为沧州商城分行分理处主任。从此,手握重金的孟某,每天都不乏有众多企业老板与生意人围着转;从此,年轻的他整天被请到酒店、歌厅、洗头房进行高消费。
改变孟某生活的关键人物,还是他的同乡张某。张某经常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名找孟某借钱。一年多时间里,孟某借给张某20多万,但孟某多次催要无果。无奈之下,20多万元算了投资入股款。但由于经营不善,20万元始终未能收回。直到1998年9月,孟某累计赌博输的钱,在娱乐场所挥霍的钱,已有了30多万元的亏空。孟某无力偿还,便打起了公款的主意。他利用职务之便,虚开了一张60万元的现金支票,在分行营业部提取现金后,携带公款直接乘出租车逃往外地,从此便音信全无,失去了踪影。
检方始终未放弃追逃工作
孟某的潜逃,在当地引起强烈轰动,沧州市运河区检察院立即决定对孟某以贪污罪立案侦查。2000年3月17日,又对其决定批准逮捕;同日,运河公安分局对其上网追逃。
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尽管运河区检察院领导换过几任,办案干警也换了几茬,但对孟某的追逃工作始终没有停歇。然而,由于孟某杳无音信,无点滴踪迹,追逃工作一直是踯躅不前。
时光很快转到了2014年下半年,检察系统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展职务犯罪追逃追赃工作专项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展开,孟某一案被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列为全省第四号督办案件。省市纪检、检察机关对此案高度重视,多次听取追逃工作专题汇报,并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运河区检察院领导更将此案作为检察院工作的重点,重新成立了专项追逃小组。特别是2015年10月,检察长张本刚上任后,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研究部署方案,并从车辆、人员、资金给予大量倾斜。
孟某潜逃近20年,由于当时属突发偶发,单独作案。事前没有任何征兆和反应,事后又没有任何信息,原单位人员对此人此事也早已淡忘,不像其他职务犯罪案件有举报人、知情人,因此,对孟某的追逃抓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此情,干警们只得从基础工作做起。他们围绕孟某的家庭及原先的社会关系,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从个人身份信息资料,到通讯信息,从银行资金往来到外出乘车、乘机、出行住宿信息,微信内容朋友圈的调取与筛查。涉及重点嫌疑人员30余人,排除通讯记录中发现的嫌疑人员40余人,重点核查可疑银行资金往来流水百余笔。同时,发外地协查函20余份,信息量达万条。
期间,包括几个重要传统节日在内,运河区检察院都出动干警上百人次,到孟某老家作说服劝返、法制宣传工作,规劝其主动投案自首。同时,派员蹲坑守候。并利用特殊时间多次到其原籍老家,找村干部作宣传法律政策,讲解当前中央反对腐败工作的大环境。每当其他兄弟单位抓获一名外逃人员,干警们都以此为典型案例,不厌其烦进行宣传,给予警示震慑,讲明潜逃只是死路一条,投案自首才是最好的选择与出路。干警们还多次找到乡派出所与村治安员,通报案情,并郑重承诺物质奖励。
与此同时,追逃组将追逃行动与公安机关开展的“猎狐行动”有效结合在一起,每周在一起开碰头会,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运河公安分局积极配合,一同先后到石家庄、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工作,调取信息,调查走访。
干警们发现,孟某外逃时使用的是第一代身份证,其父母家中没有安装固定电话,并且多年来未离开过沧州市,也没有银行卡。孟某妻子已离异,当年只有4岁的儿子近几年除在石家庄上学外,没有外出过。只有其胞弟经商做生意,经常在外活动。专案组经分析研判,果断确认其弟弟是这个家庭及这个案件的关键与核心。对此,专案组以此为抓手,寻找突破口。
今年春节过后,干警们通过摸排,终于发现了孟某弟弟与其联系的信息,并确定孟某潜伏在四川境内。案子终于出现了曙光。干警们立即找到孟某弟弟,向其宣讲法律、政策,指出只有投案自首才是唯一出路。在政策的感召下,穷困潦倒的孟某终于结束了18年的逃亡生涯。
外逃期间生活拮据
孟某供述,外逃后,他先是乘出租车到了石家庄,然后又乘车到了河南郑州市、安阳市。在郑州他找了几个小信用社,分几笔将其中的40万元存下。随后,他带着剩下的钱,坐火车到达成都,途中被几个小偷割包偷走现金8万元。在成都市汽车配件市场,孟某做起了汽车配件生意。时隔不久,他开始与市场上闲杂人员赌博。这些闲杂人员欺他是外地人,经常无故挑事打架。最终,他被迫将门市转出,而贪污款也几乎挥霍殆尽。为了生存,他来到做假证的黑市,买了一个假身份证,又凭此证考取了驾驶证、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开始以开出租车为生。孟某自知其身份证是假的,开车时一直小心谨慎,从不敢违章,生怕处理事故、处理违章时露出马脚。期间,孟某交了一个女朋友,同居在一起,并生有一女。孟某开出租的收入仅够租房等日常开销,生活非常拮据。
18年中,孟某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生活。越到重大节日、重大活动,警察的治安检查越多越严,对他来说也是一道难关。由于自己没有合法身份,遇到任何事都不敢抗争,只能被动挨打、忍气吞声。
孟某虽然成了社会的罪人,但家人并没有嫌弃他、抛弃他,多年来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寻找。其胞弟先后到哈尔滨、沈阳、长春、杭州、成都、重庆等地通过张贴小广告的形式寻找。2014年春节后的一天清晨,在成都火车站出站口处,孟某惊喜地发现了弟弟寻找他的小广告。2015年冬,孟某女儿因病住院,欠医院住院费7000元,无法出院。走投无路之际,他拨通了弟弟的电话。相隔17年,兄弟俩电话里悲喜交加。弟弟马上将钱打过去,孟某暂时渡过了一道难关。
一失足终成千古恨。对于孟某来说,毁掉了自己的一切,还连累了很多人。本来前途无量的金融界精英,却成了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