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黔西南州首创“1+6”警务模式
助推山地旅游井喷增长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通讯员陈稳) 7月2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隆重举行山地旅游警务启动仪式,出席会议的贵州省公安厅和黔西南州、兴义市相关领导,为新成立的黔西南州公安局山地旅游警察支队、9个县(市、试验区)公安局(分局)山地旅游大队、3个AAAA景区旅游警察中队以及109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警务室代表授牌,宣告了贵州省首家“大山地旅游警务”模式正式拉开序幕。
黔西南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峰多、水多、洞多、崖多,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大山地旅游产业已渐渐成为推动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5月11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全省旅游工作推进会上作出了“在省、市和重点旅游县设立旅游警察,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的重要部署。为适应全州大山地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对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刚性需求,黔西南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山地旅游警务”,实施“1+6”山地旅游警务模式。
记者从会议中了解到,黔西南“大山地旅游警务”是以“1个体系”为支撑,“六化建设”为抓手,全方面保障黔西南州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首先,成立一支专业旅游警察队伍,构建“民警+工勤人员+旅游协警+旅游警务助理+群防群治力量”的警力配置格局。其次“六化建设”即:标识标牌规范化、巡逻防控网格化、预警监测智能化、接警服务一体化、指挥调度扁平化、治安管理多元化。
黔西南州“大山地旅游警务”模式更全面、更细致、更优质地服务和保障旅游业发展,为黔西南州经济社会走出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弯道取直、后发赶超之路,打造一个安全、绿色、协调、和谐、奋进的旅游发展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