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东光县编织“治安天网”力保百姓平安
本报讯(记者张君 □宋书华) 当你走进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全县各个主要路口及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小区、学校都有一双双高悬的“眼睛”在凝视,还有无数的巡防队员在各自岗位上昼夜执守,这一切都会让人感到格外的安稳踏实。
8月1日,东光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海广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份安全源于2012年1月县委、县政府实施的“治安天网”工程。
东光县地处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处,特殊的区位、四通八达的交通,加上经济活动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全县治安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各种跨省市流窜性犯罪居高不下,且破案难度大。之前,每年的县人大、政协两会上,代表、委员关于社会治安方面的提案建议占到60%以上。
如何才能建立起适应新的社会形势需要的科学、稳定、有效的长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治安防控压力不断增大和警力严重不足这一矛盾难题?东光县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认真总结2008年以来农灌设施护卫成功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不断完善,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县启动并运行了覆盖城乡的“治安天网”工程。
在推行城乡网格化巡控模式中,首先组建了一支由500名队员、40辆巡逻车组成的治安巡防大队,全天候、全方位巡逻在全县的各个社区、村庄、工厂、道路。与此同时,广借社会资源优势,以飞剑保安公司为主体,由县财政全额出资,又组建起一支民营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在此基础上,东光县还探索建立了巡消一体化、巡交一体化等工作机制,让“治安天网”工程不断延伸拓展。
这一新型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构成了一张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天网。7月上旬,一伙犯罪分子乘坐一辆黑色比亚迪轿车,在城区府前街“砸车侵财”,盗窃13万元后驾车潜逃。巡防大队接到通报后,立即组织对可疑车辆进行追击和围堵,同时又调集5个巡防中队对可能经过的桥梁、道路进行封控,最终将可疑车辆控制住,并追回了丢失的财物。
在推行城乡网格化巡控模式的同时,东光县大力加强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2013年,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投资1700余万元,在全县44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共建设了7000余个村级监控点,其他公民、社会组织自建视频监控点达3万余个;2014年至2015年,先后建设完成了10个乡镇的视频监控系统,并全部联入当地辖区派出所图控中心。今年以来,在县重点视频监控盲区又新增加视频监控点28处。同时,县公安局启动了对之前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
无形的视频监控“天网”与有形的人防“治安天网”,两张巨网天地间交汇,相得益彰,把平安紧紧筑牢在百姓身边。特别是监控系统建设使用以来,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服务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光县交通局门口附近发生一起流浪汉被杀害案件。接报后,县公安局专案组根据现场周边视频监控图像,及时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来去路线,准确划定了排查重点区域。经连续15个小时的缜密排查,一举将郑某、马某、崔某3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如今,东光县“治安天网”工程已成功运行4年多,东光县“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已连续3年在盗窃农用机动车、盗窃大牲畜、抢劫出租车、盗窃农灌变压器等恶性案件方面实现“零”发案,成为沧州市可防性案件发案最低的县市之一。
今年5月,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来东光县调研,对东光“治安天网”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