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曹钊:50岁开始做侦探

  面带慈祥,精神矍铄,这是曹钊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熟悉的人,都喜欢喊他一声“老曹”。

  14岁时,曹钊和父亲一起从北京下放到江西峡江县,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是农民了。上世纪70年代,父子返城,老曹加入了地质队,天南地北地跑;上世纪80年代,老曹回到年迈的父亲身边,入职公安局,先是当司机,后又调入缉毒处,直到快50岁时,他才真正来到北京市中关村西区派出所做侦破工作。

“山猫行动”显侦探潜质

  “我们曹大爷,那是大器晚成的神探。”所里的年轻民警说。

  起初,老曹只是在街头打击刻章、办证、卖发票的“便衣”,直到20051月参加“山猫行动”时,老曹才真正显露出侦探的潜质。

  “山猫行动”主要是打击当时猖獗的盗版高压缩光盘。 

  2004年年底,所长找到他,“老曹,最近中关村地区压缩盘卖得挺凶,你觉得该怎么管?”

  所长的这番话让电脑都不太会用的曹钊一头雾水:“什么是压缩盘?”寻思半天才恍然大悟,就是街头孕妇或抱小孩的妇女兜售的盗版光盘吧?

  调查几天,曹钊发现因为卖盘妇女都处在孕期或哺乳期,即使将其抓获也很难依法处理。而且,这些妇女一般随身只带四五张光盘,涉案数量也达不到起刑点。不过,细心的老曹了解到她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取货——辖区一所大学附近的一个拆迁工地。

  曹钊先是从外围观察工地,那里零星有几家住户,工地正中有一个二层的工人简易宿舍。在老曹看来,这是不错的观察点,但是离嫌疑人太近,容易被发现。

  一抬头,他看到大学里的一座水塔。经沟通,校方同意曹钊带领专案组在此监视。但很快,他又发现了问题,人一走到外面就会暴露,只能用摄像机透过水塔窗户监视。这样一来,自己的吃喝拉撒就只能被“囚”在水塔里。

  大冬天,啃着干面包,水塔里又冷又臭,但必须从早晨7点干到晚上7点。这种日子,曹钊忍了40天。其间他发现,每天8点都有一男子骑着摩托车在工地里转悠,途中不乏有人塞给他一些条子。

  半小时之后,男子离去。再过10分钟,一辆汽车开进工地,“哐哐”扔下两个大包装箱后立即调头开走。

  曹钊由此判断,骑摩托车的男子负责收集“下线”所需的光盘种类和数量,汽车则按需送货。

  经过缜密侦查,他发现该男子收完纸条后就到银行向广东汇款订货,货物以服装的名义通过物流送到北沙滩,男子取货后,先送回自己在朝阳区的暂住地,然后雇黑车向附近的工地等“网点”投放。

  “这是警方首次从无照游商查起,摸清了盗版盘的产供销模式。”曹钊说,当时抓获骑摩托车的李某后,起获了7万多张盗版光盘。

  “第一案”老曹干得漂亮。此后,捣毁跨省假冒思科模块案、侦破名牌假硒鼓案……老曹每年刑拘50多人,被称作中关村打假第一人,成了名副其实的神探。

没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201375日,有人报案称在网上购买到了假压缩机。

  警方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此嫌疑人住在兰各庄一个大院子里,还养着狗,令侦查人员无法靠近。

  难题最终落到了曹钊身上。接案第二天,他就驾车带上年轻民警进了村。令民警不解的是,老曹把车停在了离大院50米外的地方。距离这么远,什么也看不见。

  “不用看,仔细听就行。”曹钊指着院落的方向,那“沙沙”声就是喷砂机工作的声音。干过勘探工作的曹钊非常了解压缩机的结构。他认为,这伙嫌疑人收来破旧压缩机后肯定是要进行翻新的,所以必然要用喷砂机打出金刚砂,打掉缸体上的锈斑。

  “你们听,这个机器基本上就没停过,肯定有大量货要出手。”就在曹钊找到案件突破口时,姐姐发来了一条短信:“爸病重,已经住院。爸嘱咐你踏实工作,别惦记。”

  看到这个,曹钊一手攥紧了手机,一手紧握方向盘,却迟迟没有踩下油门。“你是警察,办案时就得专心。要是因为我耽误了事,我走也走不踏实。”父亲的话在曹钊耳边响起。

  盯了一天,晚10点多,总算能暂时收工了。老曹立即赶到医院,此时,父亲已经进了重症监护室。

  隔着玻璃望向病床上的父亲,曹钊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不会有事的,过两天就好了。”曹钊喃喃自语。

  此时,电话响了,“已经确认嫌疑人这两天要在青龙桥附近交易。” 

  “爸,我先走了。结了案我再来看您。”曹钊隔着玻璃对父亲说,没想到这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根据案件情况,曹钊拟定了抓捕方案,兵分两路,在兰各庄和青龙桥附近同时动手。201379日,抓捕行动展开。8时,曹钊刚上警车,又收到了姐姐的短信:“爸已经昏迷,心脏骤停。你赶紧来见爸最后一面吧!”

  “稍晚点儿我就过去!”回了短信,曹钊带人来到青龙桥蹲守。行动顺利,七人落网,起获翻新压缩机100多台,案值达数十万元。据嫌疑人杨某交代,整个工艺流程和曹钊推测的完全一致。

  抓捕、讯问、送案工作全部完成后,已经是次日凌晨5点。此时,曹钊才请假赶到医院,但父亲已经走了。

  “父亲对我特别严格。”曹钊说,当初国家要开采石油,父亲建议他当石油工人,于是,他就干了勘探工作。大漠、戈壁,什么苦地方都待过。后来,社会上出现毒品犯罪,父亲非常焦急,曹钊就转行当了缉毒警。再后来,科技发展,假的电子产品泛滥,曹钊又开始钻研打假。

  在他看来,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社会上有什么问题,都想出份力。“所以他就当了‘领导’,指派我完成他的理想。”曹钊笑言,如果不能让父亲满意,会成为自己的遗憾。

退休返聘指导破案

  2015年,由于盗版微软软件的案子层出不穷,老曹又跟假微软较上了劲。

  他先到微软公司了解正版软件的价格、防伪标识等信息,然后整天在中关村各大电子商城转。看似漫不经心的闲逛,其实,老曹的眼睛和耳朵一刻也没闲着,紧盯柜台标价,竖耳监听商户向顾客的报价。

  “有货,400元一套,你要多少?”某商户的一句话,让老曹停住了脚步。他盘算着,400元的价格跟正版1000多元的标价可差远了,肯定是盗版。还问要多少,看来他手里还有不少货。

  就此,老曹盯上了这个商户。

  终于有一次,商户带着顾客到仓库取货,老曹紧随其后,远远观察。只见商户抱出一箱盗版微软系统软件,数量绝对够立案了。但老曹没有动手,他分析这个商户顶多算是分销商,其背后应该还有供货商。

  “和其他犯罪不同,售假是个小圈子,如果警方贸然抓人,就可能惊动整个链条,必须要有耐心。”老曹说,他跟踪这个商户将近半年后,终于查到最高层供货商是一个叫商某的中年男子。

  20157月,商某到丰台大红门取货时被老曹抓了个正着,当场起获盗版微软4000多套,假微软标识36万枚及货款5万多元。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5217日,北京海淀分局成立了“曹钊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共有5人,是名副其实的高龄探组,曹钊岁数最大,相对年轻的民警也40多岁。哥儿几个有一个共同爱好——把正品和假货混在一起,比赛看谁能最先分辨出正品。

  “盗版软件是最好的教材。我可能不懂上面的英文意思,但仔细观察字母大小、包装颜色,就能判断其真假。”自称没文化的老曹道出了“秘诀”。

  这个高龄探组每年每人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比率都在117以上,即1个人至少能抓获17名嫌疑人,案值累计额达数千万元。

  2015219日,结束“最后一案”的老曹本该脱下警服,光荣退休。可派出所舍不得老民警的智慧与经验,提出返聘。老曹满口答应,他也割舍不下身上的警服。

  “最后一案”不是结束,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如今,年逾六旬的老曹接受了单位的返聘,悉心经营工作室,利用自己的经验,指导探组破案抓贼,继续发挥着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