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新密供电 伏羲山下卫清凉
——国网新密供电公司2016年电网迎峰度夏工作纪实
这是极端恶劣天气次数最多的一个“三夏”;这是持续高温酷暑时间最长的一个“三夏”……刚刚过去的2016年“三夏”,对国网河南新密供电公司干部职工来说,是最具挑战、最难忘的。面对狂风+暴雨+雷电+冰雹+持续高温的频繁考验,该公司一个个硬汉迎“峰”而上、“汗”卫清凉,在伏羲山下,唱响了一首首“你用电、我用心”的凯歌。
迎“峰”而上 “汗”卫清凉
电网迎峰度夏是供电企业每年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多年的考验中,国网新密公司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强电网、抓队伍、重部署,电网迎峰度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强电网。3月23日,新密市供电公司施工队员在新密市尖山加快农网工程进度,全市15个乡镇都在进行农网改造,施工队员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即使是在当地“杏花”节期间,也不忘牢记使命,吃住在工地,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晚上10点多才收工,为万家灯火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投精兵。“再用力,往前拉两空线的距离。”6月15日,新密市供电公司一群身着长袖长裤的施工队员头顶烈日,脚踏灼土,不远处的电线杆上,几名电力工人在十几米高的电杆上忙着放线、紧线。为了提高夏季用电高峰期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新密公司从4月份起,安排了上百名电力工人,平均每人每天作业10小时以上,以农配网建设与改造为重点,着力解决负荷调整、末端低电压等问题,对辖内农村电网薄弱地区进行低电压配网工程改造。
重投入。6月13日,新密市超化镇王岗村六组,一群身穿蓝色工装的施工队员在青翠的山坡上进行农网改造。新密市农网工程点多、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自开工以来,新密市供电公司在全市16个乡镇6支青年突击队全部冲锋在农网工程的各个施工现场,他们克服天气炎热、地形复杂、物资紧缺、民事协调困难等问题,起早贪黑、挑灯夜战。
目前,新密公司新增农网工程总投资5292万元,目前已开工195个项目,开工率73%,已完成113个项目,改造10千伏线路45条101.89千米,新建配电台区126个,配电容量28055千伏安,新建改造0.4千伏96条,200.97千米。
逆行保电 情动伏羲山
在新密连绵不断的山峦中,一根根白色的电杆耸立在人迹罕到之处,迎着初夏刺目的阳光远远看去,电杆顶端还有供电员工在施工……
专啃“硬骨头”。6月13日,笔者来到尖山顶,结果山顶上的施工告一段落,施工人员要去山脚下立杆。笔者选择了跟随施工人员的脚步。穿过几块麦田,小心翼翼碎步溜下山坡,经过几丛带刺的不知名灌木,踏过乱石堆,我们终于平安到达山脚。
山脚下,几个基坑已经基本挖好,其中一个旁边还散落着两把铁锹。基坑的形状很不规则,边缘布满犬牙交错的石头。笔者试着拿起铁锹挖了几下,震得手疼。队员陈远峰笑了:“这得机械来挖,人工挖不动,只能清理一下坑底的碎石块儿。”
山势连绵,碰到人力实在到不了的地方怎么办?到了现场,笔者看到一台铲车正在作业,在山腰新开出一条碎石铺成的小路。正在现场督促施工的施工五队队长高志刚苦笑着说:“没办法,线路走径要尽量避免伤害绿化,施工环境确实很恶劣。这样施工很耽误工期,我也想过其他办法,都不成功,太伤脑筋。”
队员陈远峰接过话茬:“在山上架线1公里山下能架5公里,就算把精兵强将集中到这块硬骨头上,我们也要把它啃下来。”
峡谷中炼就钢铁战士。伏羲山大峡谷,河南省最大的玻璃吊桥,神仙洞,凤凰山,在这风景如画的背后是施工人员辛勤的劳作,他们奔走在荒山野岭,挖坑,安装,架线……
为减少线路停电时间,早上6点,施工人员就已经全部到达施工现场,在满是露水的麦田里卸金具、瓷瓶,放线、收线等,有的在12米高的线杆上正在安装瓷瓶、横担、包箍等,施工队员像钢铁战士“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迎着初夏刺目的阳光,在现场来回观察采访的记者满身大汗。
施工告一段落,记者看到一名施工人员背起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意识到我们的眼光,他不好意思地说:“装了件棉袄,早上起来太冷。”
队员每天都要爬上黄土坡、穿过麦田、走过崎岖的山路、踏进布满荆棘的树林。由于山路非常窄、荆棘非常多,一次只能走一个人,施工队员只能排成“1”字形,抬着二百斤重的铁墩,一路吆喝着前行,如果脚下打滑,只得紧急抓住荆棘,顿时,手里全挂了彩……
这些还不算最苦的,现在施工中最难的就是面对村民阻挠施工。5月10日,队员王鹤飞就因为施工期间遇到阻挠,村民不问青红皂白直接上去咬他的手臂,顿时鲜血淋漓,疼得他用另一只手握住有血迹的地方,眼泪在眼里打转。
长年的野外工作使他们看起来比同龄人大好多岁,施工队队长高志刚说:“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每天早上估计都是四点多从被窝里起床,简单吃点饭就告别父母妻儿,来到施工现场马上就投入工作,来时坐车上都是睡眼惺忪,只要一声令下,马上激情百倍。”
太阳逐渐偏离头顶,山脚下的施工仍在继续。
“宁出几身汗,不停一会电”。新密市农网工程点多、面广、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自开工以来,全市16个乡镇6支青年突击队全部冲锋在农网工程的各个施工现场,他们克服天气炎热、地形复杂、物资紧缺、民事协调困难等问题,起早贪黑、挑灯夜战。
烈日最强的时候,只要客户一个电话,国网新密供电公司总是一路奔袭;为了减少线路搭接造成的停电次数,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他们“宁出几身汗,不停一会电”,积极开展带电作业。
“三夏”期间,200多名“电保姆”现身田间保夏收;300名电力人护航高中考……在这个暴雨与暴晒轮番交替的夏季,面对狂风+暴雨+雷电+冰雹+持续高温的频繁考验,新密供电公司干部职工尽情挥洒汗水,确保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换来了全市人民的一夏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