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注镜头下的新闻人

■策划人语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唯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地为你加油。”

  这里的“我们”,即包含了我们自己的所有新闻人。

  记者的风貌代表一个国家的气质,一个民族的良心,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民国时期的黄远生、林白水、邵飘萍等新闻前辈曾以舍生取义的气魄扛起了舆论自由的大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曾有过理想主义激荡的岁月。

  然而理想的坚守需要付出代价:记者的辛苦,不仅仅是体力的透支,清贫和孤独,更有心理,乃至思想上的重负,调查采访时被殴打、被侮辱、被恐吓、被报复、被起诉,甚至入狱皆有之。

  当光荣与梦想褪去,媒体行业陷入让坚守的人彷徨焦虑、离开的人怀念欣慰之境地。

  5年以来,调查记者转身的背影渐行渐远……

  3年以来,新闻人猝死高发令人心生恐惧……

  当逝者从零星到多发,逝者的年龄不断降低,从60岁、40岁到30岁,甚至20多岁……越来越多青春的脸庞暗淡,生命火焰过早熄灭。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美国知名报业巨头普利策百年之前如此定位记者。

  现实是,站在时代巨轮上的瞭望者正在不断离去。

记录者的命运成为时代的剖面。何以救赎?这一次,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我们。

策划人:杜涛欣 执行:张涛 张晓娜 杜涛欣 李晓磊 汤瑜 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