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城东所积极推行“阳光警务”“爱心警务”

  本报讯(记者魏峰 □周容)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位于泉州市中心市区东大门,面积35平方公里,辖区现有人口37029人,其中常住人口16794人,暂住人口20235人。国道324线、福厦高速公路和漳泉铁路从辖区贯穿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特殊,治安状况复杂。近年来,该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秉承“服务零距离,满意在窗口”的宗旨,积极推行“阳光警务”“爱心警务”,持续深化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竞赛活动,着力打造实战型服务型人民满意窗口,取得初步成效。

设立“两厅三区”

规范服务环境  

  2015年,该所按照“零距离、人性化、规范化”的服务理念在派出所新址建设中科学合理施划功能区,根据接处警服务和办证服务的业务特征,分别设立“接处警服务大厅”和“办证服务大厅”两个服务窗口,优化服务质量。两个服务大厅均严格规范建设办理区、等候区、服务区。

  该所建立线上线下双预约制度。在办事窗口服务台上设有预约登记本的基础上,利用“城东微警”公众号、微博等新型网络平台开通网上预约途径。群众预约后,可在派出所优先服务窗口优先办理,免去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

  在户籍业务办理方面,该所严格按照公安部《贯彻落实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及省厅相关要求,凡泉州市中心五区(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台投)内户口迁移审批的由派出所当日值班领导审批,当日办结。泉州市中心城区外各市、区、县的户口迁移业务,当日受理次日报送分局审批,10个工作日内办结。

  该所还建立健全高效的投诉机制,分别在两个窗口部位设立《投诉登记本》《意见登记本》及投诉电话,畅通投诉途径。今年来,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先后有76名群众在《意见登记本》上留下了满意的赞语。

优化四项措施

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是设立便民墙。该所以警务公开为先导,设立便民墙,公开民警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相片,公开各项窗口业务办事制度,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群众通过便民墙就可以一次性了解到责任民警,办事程序及所需准备的各项材料,极大方便了群众办理业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推广上门服务。对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社会救助服务单位主动上门走访,了解他们在户籍管理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针对辖区泉州社会福利院的残疾智障儿童落户难问题,该所主动上门,为残疾智障儿童采集DNA血样入库比对,调查孤残儿童的基本情况,解决孤残儿童因身份不清难以落户的难题。

  三是延伸服务窗口。投入30万元购置集“管理、服务、宣传”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警务车,车上配置LED显示屏、电脑、监控显示器以及3G传输设备等装备,“移动警务室”进驻居民小区,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今年来,依托“移动警务室”收集各类信息306条,开展法制宣传28场次,为群众办理证件、证明450份。

  四是设置校警体验区。该所联合华侨大学法学院在派出所接处警大厅开设校警体验区,设置法律条款查阅台和安全防范展示柜。同时,邀请华大法学院青年志愿者进驻派出所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及安全防范宣传讲解,协助矛盾纠纷调解。让群众了解更多安全防范知识,获得更多的司法援助。

  通过努力,该所的成效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连续10年评为公安部“一级达标派出所”,荣立集体二等功,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公安机关爱民先进集体、全省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