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院“线上线下”齐发力

   本报讯(记者张君 □李凝 名晔) 微信能用来干什么?聊天、发心情、晒照片……但是,在河北省衡水市中级法院的干警们看来,微信不仅仅是休闲娱乐工具,还是开展工作的新“利器”,它的即时、高效、便捷、互动,令工作瞬间进入“秒时代”。

  “原告、被告,你们同意用微信进行视频调解吗?”这是衡水深州市法院的办案法官在为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做调解工作。该案原告目前定居上海,被告为河北深州人,夫妻二人因长期分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办案过程中,基层法官考虑到原告往返路途遥远,故利用微信对原告进行视频调解。该案最终由原告在微信视频中现场书写撤诉申请书并由办案人员对相关视频、照片进行留存归档,这是深州市法院首例利用微信调撤成功的案件。

  除了“线下”办案,衡水市中级法院一直在探索新的办案模式。“微信办案”让当事人通过手机微信到“现场”,免除了当事人的奔波之苦。通过微信视频开庭,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了事半功倍、减轻诉累的效果。微信送达、视频开庭等司法便民措施,“线下”调解工作搬到了“线上”,有效提高司法效率。

  以往召开新闻发布会,多是请媒体到发布会现场,群众通过看报纸、电视才能知道发布会内容。在“司法拍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衡水中院将发布会现场“搬”到了微信上,采取“线上”“线下”共同发布的形式,不能到场的媒体记者和社会公众通过微信视频直播,能详细地看到发布会场景。新闻发布会结束后,除了现场媒体提问外,还有媒体和网友通过微信留言进行互动,提出问题。

  很多网友留言说,“微信直播发布会的形式太好了,原来通过报纸、电视看新闻发布会,只能看到片段。现在打开微信,就能看见法院的新闻发布会全程直播,对法院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说起微信给法院工作带来的变化、便利,衡水市中级法院院长周廷生深有体会:微信提供了沟通工作、交流心得、方便群众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干警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放松心情,不断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

  如今,工作之余打开微信进行“指尖对话”已经成了衡水中院大多数干警的习惯。微信把干警们聚在一起,群众通过微信“走进”法院,让工作效率更高、信息传播更快、司法更加公开透明,开启了法院工作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