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静:在界碑下成长的高原“格桑花”
“自从选择了从军路,我就与界碑结了缘,入警9年,界碑陪伴了我9年。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界碑见证。”说起与界碑的故事,西藏公安边防总队聂拉木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一科科长陈国静打开了话匣子。
陈国静告诉记者,自2007年入警至今已经9年了,她也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边防警官。2010年被西藏自治区评为“自治区十佳优秀女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2014年她更是被中央边海防委员会评为“爱国戍边”英模,并作为为数不多的代表前往北京参会。陈国静说,自己守卫着的中尼53号界碑见证了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绩。
与界碑结缘,
人生走得更精彩
陈国静,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是一个文弱的小女子,谁也看不出她平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2006年,大学毕业的陈国静本可以去当一名人民教师,但最终她却选择到西藏守卫祖国边疆。记得当初报名时,陈国静瞒着父母把手续全部办完。
进西藏前,她知道再也瞒不了家人了,才把将要赴西藏的消息告诉了父母。看到女儿的入警通知书时,母亲的泪水流了下来。
陈国静对父母说:“我知道你们舍不得我离开你们,舍不得我去西藏那样艰苦的地方工作。你们知道我从小就憧憬绿色军营,梦想着去当兵,当我在学校看到部队去招人时,我就找准了自己以后的路。请原谅我没有征求你们的意见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女儿只想让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精彩。”
知女莫若父,深深了解她的父亲,没有再阻拦。1个月后,陈国静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来到了祖国西南的边陲小镇——樟木。到樟木的第一天,陈国静就来到了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看到了伫立在国门前的中尼53号界碑。那一刻,陈国静的内心充满着自豪:“从今天起,我也就成了一名真正的国门卫士了!”
在边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陈国静始终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着,把青春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边检事业,在喜马拉雅第一国门谱写着边检人青春不悔的华丽乐章,在中尼界碑前奉献着祖国儿女的报国豪情。
靠界碑励志
打造服务品牌
自2013年陈国静被提升为执勤业务一科科长后,她一直琢磨着如何才能打造出专属于聂拉木边检站的服务品牌。
“从营区到樟木口岸通关现场,每天无数次地经过国门前的界碑,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和激励着自己,作为一名国门卫士,代表的不再是自己,也不仅仅是武警边防部队,而是中国。无论是中尼边民还是国内外通关旅客,他们都把我们边防官兵当作中国的代表来看待。”提起当初打造聂拉木边检站服务品牌的初衷时,陈国静记忆犹为深刻。
正是在她的倡导下,聂拉木边检站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活动中提出了打造“雪域边检的微笑,世界之巅的服务”品牌。而陈国静更是为了这一品牌默默地努力着。
2013年12月8日,正在值班的陈国静接到报告,通关现场发现一名四五岁的外国小男孩与家人走失,在交流时发现小男孩既听不懂英语也听不懂尼语,小孩由于年纪太小,一直大声哭泣,嘴里不停地喊着。见此情况,陈国静立刻将孩子抱起,轻声安抚。与此同时,陈国静迅速安排检查员在通关现场搜寻是否有人在寻找小孩,并通过警务合作机制联系尼泊尔警方,请其帮忙查询尼方边境有无丢失儿童的情况。等待中,陈国静将孩子带到办公室,为其买了零食和牛奶,不停地逗着孩子。1个多小时后,尼泊尔武警在一家超市找到一位正在找寻孩子的印度妇女。当丢失孩子的母亲来到通关现场,看到孩子正在吃着零食,快乐玩耍时,激动地对陈国静说:“中国边防军人是很棒的,你的笑容是最美丽的。”
樟木口岸是西藏最大的陆路通关口岸,旅游旺季时,平均1天的人流量在5000人左右。每当科里有新分来的检查员时,陈国静都会告诉他们:“作为传递中华文明的使者,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要用我们真诚的微笑、贴心的话语、规范的动作、周到的服务,给他们一份关怀、一份安慰、一份祝愿,尽可能地为旅客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如今,在陈国静的带领下,这个服务品牌日趋成熟,广为流传。
守界碑无憾
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自古忠孝难两全。自从选择了成为一名边防军人,守候在界碑的旁边,陈国静就很少回家了。
抚摸着身边的界碑,陈国静说:“我有了自己的事业,我是一名国门卫士,要守卫国门看护界碑,我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时刻陪伴着父母,我想父母是可以理解我的。”话未完,泪已流。2015年“4·25”抗震救灾中,陈国静为了国门与界碑的安全,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2015年4月25日一大早,陈国静的爱人结束探亲前往尼泊尔,从那里乘飞机返回老家成都。送走爱人后,陈国静和往常一样在通关现场正常上班。
14点11分,尼泊尔博卡拉发生8.1级强震,与震中心仅有百余公里的樟木口岸受灾严重。地震发生时陈国静第一想到的是让检查员保护好验讫章,护送通关旅客到安全地带,却无暇顾及丈夫的安危。
直到将所有通关旅客和边民安置在边检站监护中队操场时,她才突然想起爱人还在尼泊尔。直到4月28日,信号恢复畅通,已经在救灾现场累得精疲力竭的陈国静欣慰地接到了爱人平安的电话。4月29日,樟木镇全部群众撤离,陈国静和所有战友留守在“空镇”樟木,坚守在界碑前,用生命守卫着祖国的大门。
5月12日,樟木再次遭受7.5级强震。坚守就意味着危险。25日,陈国静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但是她强忍着没有告诉领导和战友。她深知,现在正是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战友们都在坚守岗位,自己作为执勤业务科的带头人,不能丢下全科人员不管。
陈国静的父亲2013年3月被查出胃癌中期,一直在手术治疗、化疗。2015年4月,按照正常安排陈国静可以休假回家尽尽孝道,陪护照顾父亲,同时看望一下自己年幼的女儿,但地震改变了她原本的休假计划。6月初,总队通知官兵可以轮休,科里安排陈国静第一批轮休,她想:这次终于可以有时间陪陪父母了。然而就在陈国静回家的路上,母亲在电话里告知她,父亲已经走了。
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陈国静觉得对不起父母。可当她回到家中,母亲第一句话却是:“孩子,你爸理解你,他说你做的没错,他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