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孙嘉鑫案”还原

  等了一年多后,杨丽丽还是没能索回丈夫的遗体。

  她的丈夫朱铁民曾是长春铁路公安处德惠西站派出所所长,去年31日在执行完公务返回单位途中,被一辆宝马车故意撞倒、碾轧,一个多月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终年43岁。

  而作为肇事方的宝马司机孙嘉鑫,在撞倒朱铁民前几分钟,已经故意冲撞了3辆机动车,并用斧头砍伤当地区检察院工作人员黄涛。

  黄涛和孙嘉鑫系同事,二人私交甚好。事后,黄涛和另外几名受伤警察,均选择了放弃做伤害鉴定。

  去年817日,孙嘉鑫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被长春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今年421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孙嘉鑫死刑。

  杨丽丽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丈夫的遗体之所以无法入土为安,是因为此前判决书一直没下来。可即便现在拿到了判决书,她仍不知道“爱人”何时能够“归来”。

  回到事件本身,去年31日,到底是什么导致孙嘉鑫发生驾车暴力事件?一年来,这起被长春市民常在街头议论的案件,又历经了什么?

派出所所长之死

  

  201531日,星期天,朱铁民没有休息,他和同事到长春铁路公安处办结了一起诈骗案后,共同乘“吉A2107警”警车返回德惠西站派出所。

  车子由民警魏强驾驶,所长朱铁民坐在副驾驶位置,副所长陈国以及民警王志利和李亮亮均坐在后排。当他们行驶至长春市长新街与北亚泰街交汇处时,警车尾部突然遭到撞击。

  很快,他们注意到,牌照为“吉A34Q32”的黑色宝马X6越野车(简称宝马车)与之发生追尾,没等反应过来,宝马车又连续多次顶撞警车。

  长春铁路公安处材料描述称:“朱铁民意识到这是故意撞车袭警,感到事态严重,为制止其行为并保证车内4名同志和车辆财产安全,在危急关头,他命令任何人不许下车,而他却毫不犹豫地从副驾驶位置下了车。”

  宝马车司机看到朱铁民下车后,从车窗探头高喊:“我撞的就是警察。”不顾朱铁民制止,宝马车迅速朝其身体开去,监控视频显示,朱铁民沿长新街向东跑了几步后,最终被宝马车撞倒在地。

  然后,宝马车顺势从朱铁民身体上碾轧过去,车辆底盘又将他拖行了五六米,随即逃离现场。

  朱铁民的同事看到这一幕,马上将警车开了过去,正当陈国和李亮亮准备拿电话报警时,宝马车折回现场,对着陈国喊道:“那个人是不是被撞死了,我叫孙嘉鑫,我撞的就是你们警察。”

  陈国顾着照看朱铁民,并没接话。宝马车司机叫嚣完后,开车朝北亚泰街驶去。陈国和李亮亮赶忙抬着朱铁民上车。令人吃惊的是,不到半分钟时间,疯狂的宝马车再次回到现场,继续实施碰撞。

  见状,陈国和李亮亮一起伸手示意对方停车。但宝马车仅停顿几秒钟后,还是加大马力朝他们开来。李亮亮试图上前拉开宝马车车门,没想到,这个举动惹怒了司机,他急打方向后,朝李亮亮撞去。

  李亮亮直到躲在警车左前方后,宝马司机孙嘉鑫才停止碰撞,驾车朝北亚泰大街方向逃跑。事后,除朱铁民受重伤外,魏强、王志利、李亮亮分别不同程度受伤。

  孙嘉鑫逃离现场后,先往北环城方向驶去,绕了一阵后,他漫无目的地将车开到“可达饭店”附近一个胡同内,始终没有回家。

  在胡同里待了一会儿后,孙嘉鑫去了姑妈家,当晚留宿于此,白天撞人的事情,他也没告诉父母。

  当晚,柳影路派出所民警对孙嘉鑫的父母进行了正式询问。次日下午4点多,孙在父亲带领下,到公安机关投案。

  他向警方交代称,自己撞人后没看见有人倒在地上,但感觉咕咚了一声,车也晃了一下,好像轧到了什么东西。

  而朱铁民在医院昏迷到18天时,才有了一些简单意识。杨丽丽看到丈夫嘴唇一直抽动后,以为会转危为安,但没想到,数日后,他最终因“全身多处机械性损伤并发感染性休克及肾功能障碍”死亡。

  

检察院人士故意撞车

  

  朱铁民被撞后,当地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起初,对于宝马司机孙嘉鑫身份一直没有官方披露,网络舆论的质疑,让当地官员压力倍增。

  2015428日,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检察院公开发布消息:“孙嘉鑫,男,33岁,20051月与我院签订聘用制劳动合同,为工勤人员,并非正式干警。”该院并于去年33日,与其解除聘用合同。

  而他驾驶的宝马车,系母亲所有。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调查还发现,孙嘉鑫开车撞击朱铁民前,已经撞坏了另外一辆警车、一辆私家车和一辆出租车。

  31日下午,柳影路派出所民警李文和费小明在辖区内巡逻时,接到了两次110指派警情,第二次为:“柳影路宋家日杂店内有人被打。”两点钟左右,他们带上治安员辛平平,驾驶“吉A3402警”警车前去处警。

  到达现场后,他们看到了一辆“吉A34Q32”宝马车,报警人称:“开宝马X6车的司机就是在我家店内打人的。”话毕,李文、费小明、辛平平3人向宝马车走去。此时的司机为孙嘉鑫。

  但孙嘉鑫冲着他们大喊一声“警察能咋地”后,便发动了车辆。费小明和辛平平赶忙上去拉车门,但已无法控制。随后,孙嘉鑫开车沿柳影路向西开出50多米后,掉头回来,直接对警车进行了五六次撞击,后逃跑。

  期间,孙嘉鑫还将一辆奔腾轿车和一辆出租车撞坏。奔腾车主吕先生回忆,当天他接孩子下课,车子刚刚启动后,车尾被一辆宝马车撞击。

  从车上下来后,他正好目睹了宝马车撞击警察的过程。而宝马车最后一次撞击警车时,有一辆出租车正在柳影路上向西行驶。

  据出租司机王先生介绍,因为被撞警车没人控制,在原地转了一圈后,警车右前侧保险杠撞在了他开的出租车上。

  为此,孙嘉鑫的父亲赔偿了奔腾车主2000元,出租车司机1000元。在整个过程中,民警费小明也受伤住院。

  据长春官方材料显示,孙嘉鑫就是在撞击完出租车后,继续驾车行驶,然后撞击朱铁民和同事开的警车。

  

在检察院办公室吸毒

  

  记者调查得知,事发当天中午,孙嘉鑫还有吸毒行为。

  20153110点多,孙嘉鑫开着那辆宝马车到黄涛的住处找他,两人在外面转悠期间,孙提出要买一把斧头,被黄涛劝了回去。

  然后,他们到长新街上买了午餐,准备回宽城区人民检察院320房间,该房间是渎职局办公室。孙嘉鑫下车时,从车中储物箱内还拿了吸管和锡纸。

  孙嘉鑫只吃了几口饭,便从裤子口袋里拿出冰毒与麻古,并用黄涛办公室的饮料瓶做了一个吸毒工具,然后,在黄涛眼皮底下,吸了两板冰毒和几粒麻古的混合状粉末。

  对于毒品来源,孙嘉鑫接受公安讯问时称:“是我购买的,花了多少钱、从什么人处购买的,我现在记不清了。”

  在孙嘉鑫一个多小时吸毒过程中,黄涛始终在场,但没有劝阻。事后,他对警方称,自己不确定孙是否在吸毒,理由是他从没见过吸毒。同时,他说自己也从来不吸。

  值得注意的是,黄涛没吸毒的行为,多是自述,或为孙嘉鑫表述,记者在掌握的现有司法资料里,没发现官方对他未吸毒的证明,同时也没看到警方毒品检验的材料。

  但警方对孙嘉鑫进行了冰毒试板检验,结果呈阳性。另外,关于吸毒工具的去处,孙嘉鑫和黄涛的说法并不一致。

  孙嘉鑫说:“我吸毒过后让黄涛扔了,具体扔哪就不知道了。”黄涛则称,“并不知道那个用于吸毒的饮料瓶哪去了。”

  另外,警方在对孙嘉鑫驾驶的宝马车检查时,的确没发现吸毒工具。

  有意思的是,官方在对孙嘉鑫的吸毒问题上,也出现了两个版本。

  2015618日,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分局在一份情况说明中称:“经查询,未发现犯罪嫌疑人孙嘉鑫有吸毒前科。”同日,长春铁路公安处也在加盖公章的材料里表示,孙嘉鑫“曾因吸毒被处罚过”。

  无论怎样,孙嘉鑫去年31日的吸毒行为是事实。但谁也没想到,他“毒驾”的行为,还差点成为自己的“挡箭牌”。

  吉林吉大律师事务所王会律师是朱铁民亲属委托的代理人,据他介绍:“在去年底开庭时,对方律师称孙嘉鑫因为吸毒,导致行为能力受到限制,控制力减弱,希望在量刑上轻一些。”

  事实上,关于“毒驾”问题,我国司法上的确存在缺陷。仅从2013年至今,全国因“毒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562人死亡。社会各界对“毒驾”入刑的呼声越来越高。

  

用斧头砍伤同事

  

  孙嘉鑫吸毒结束后,黄涛称自己要去理发,孙便驾车一同前往。

  根据黄涛对警方的回答,他们在路过一家日杂店时,孙又提议让其替他去买一把斧头,遭到黄拒绝后,孙自己下车去了日杂店。但孙嘉鑫的说法是:“我让黄下车帮我买斧头,我在车里等他。”

  按照日杂店老板陈奎描述,进店买斧头的为孙嘉鑫,一共花去20元钱。孙嘉鑫拿着斧头出来后,直接拉开副驾驶车门砍向黄涛,黄涛用脚挡的过程中,腿部被砍伤。

  随后,他从车里出来,直接跑进日杂店,躲在货架一侧,可货架被孙推倒。期间,店老板多次劝孙嘉鑫,没起作用。

  紧接着,黄涛又躲进日杂店旁边一家小饭店内,孙嘉鑫再次跟了进去,并继续用斧头准备对黄进行伤害。

  黄涛经过反抗后,夺下斧子放到店内一个座位下面,他抱住孙嘉鑫,质问他为什么砍自己。当时,孙是如何回答的,已难有人说清,但他告诉警方的理由是,黄涛不为其买斧头。

  对于孙的举动,黄涛很是寒心,因为他一直把孙嘉鑫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事发前几天,他还借给孙1.5万元,让其购买了一部价值1.45万元的手机。

  孙嘉鑫称自己砍人的原因是:“我让他帮我买斧子,他买错了,我就砍他了。”至于买斧子的动机,孙嘉鑫说:“我要回家钉东西和防身。”

  多位人士告诉记者,孙嘉鑫买斧头,是不满自己相处多年的女友与其分手,准备对其进行伤害,而他女友也就职于当地公安系统,“之所以砍黄涛,是因为黄劝他不要这样做。”

  值得一提的是,日杂店老板目睹了孙嘉鑫砍黄涛后选择了报警,然后就发生了前述李文、费小明、辛平平处警时,警车遭遇撞击。

  

疑家庭矛盾引发

  

  至于孙嘉鑫去年31日连续撞击警察的真正原因,目前暂不得知。但记者注意到,事发前,孙嘉鑫的一些举止,值得思考。

  宽城区检察院称:“孙嘉鑫驾车撞人案件系与家人发生矛盾后引发的。”

  记者获悉,孙嘉鑫从去年春节开始,一直在和家里闹别扭,孙父向警方称:“他大年初一说要去三亚旅游,但不告诉家里和谁去,我和他妈也没有同意,他就一直和我闹别扭。”

  后来,孙嘉鑫除了不与家人说话外,并没特别反常变化,每天也回家里住。出事当天,他还向黄涛倾诉了自己的心事。

  按照黄涛表述,去年31日上午10点多,他俩刚到一起时,孙嘉鑫就开始说自己的烦心事,“包括家里父母不给他钱,自己的钱也不够花,还催他早点结婚生孩子。”

  两人一起回到检察院办公室后,孙嘉鑫仍在念叨这些事,并伴有辱骂声。期间,黄涛不断开导他,但孙根本听不进去,一连串过激行为后,导致朱铁民死亡。

  朱铁民去世后两个多月,长春铁路公安处向宽城区民政局递交了关于申报朱铁民为革命烈士的申请,认为依据《烈士褒扬条例》规定,朱铁民符合评烈士的条件。但朱铁民亲属透露,至今没有获批。

  当地民政部门的理由是,根据《吉林省烈士褒扬办法》规定:“牺牲人员被犯罪分子杀害的,申报人应当提供公安部门现场侦破材料、犯罪分子的口供笔录、法院判决结果等材料。”

  “因为法院判决结果一直没有下来,所以不能进入程序。”朱铁民的家属称,“现在判决下来了,希望给他一个交代。”需要指出,公安部发布的2015年因公牺牲438名民警名单中,朱铁民位列其中。

  事实上,朱铁民的妻子杨丽丽更在意的是丈夫何时才能下葬。她告诉记者,自己就此事找过长春市公安局领导,最后得到的答复是:“等法院判完,才能把遗体交给家属。”还说,遗体安葬时,要在他们监督下处理。

  多位律师告诉记者,这种做法不符合规定。杨丽丽说,她会拿着判决继续找有关领导。

  事实上,两个家庭就此发生逆转。接下来很长时间里,朱铁民的妻子杨丽丽要独自抚养他们今年才16岁的女儿;如果没有意外,已过60岁的孙父,也会很快永远失去儿子。

  (文中除朱铁民、孙嘉鑫、王会外,其余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