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法学会工作视频会议在昆明召开

  本报讯(记者陈绍云 李周恩)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云南省委政法工作会议、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及王乐泉会长对云南法学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26日,云南省法学会工作视频会议在昆明召开。

  云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法学会会长乔汉荣出席并讲话。会议由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思明主持,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齐康出席并发言,省法学会、各研究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了现场会议。会议总结了2015年省法学会的工作并进行交流发言,对2016年全省法学会的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乔汉荣对2015年云南省法学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2015年,在中国法学会和省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法学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大势、围绕大局、着眼大事,正确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法学会组织体系建设、法学理论研究、法治文化建设、对外法学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乔汉荣强调,省州市、县级法学会和专业研究会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要集中突破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和有制度理事等瓶颈难题,切实加强州市、县级法学会建设。在机构、人员编制问题上,州市、县级法学会可以参照省法学会的模式,上行下效,积极协调,争取本地党委、政府支持。各专业研究会要积极开展、切实办好年会、论坛和其他学术活动,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增加研究会的吸引力、影响力。要健全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研究会在制定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评价标准、实行专业评价方面的作用。要提升成果展示和转化水平,积极创新载体,完善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机制,多渠道地展示研究成果,推动研究会开展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参照利用,形成本地制度、机制,推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使基层法学会和专业研究会从“建起来”向“动起来”“活起来”转变,做好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的参谋助手。

  乔汉荣指出,要积极服务法治实践、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法学会、各研究会要自觉在“十三五”发展战略布局中审视定位和谋划工作,切实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民意导向,着力破解难题,防控风险,聚焦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和重点领域矛盾化解等难题,针对云南省矛盾多发的旅游、信访、食品安全、金融安全、土地纠纷、边境管控等领域开展专题调研,把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智慧结合起来,转化为可操作的咨政建议,提高建言献计的质量和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

  乔汉荣要求,法学会工作要围绕国家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广泛开展法学交流,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经贸、反恐、禁毒等方面的合作,加紧开展对周边国家法律制度、对外投资贸易争端及其解决、涉外法律服务、跨国违法犯罪、涉外环境资源保护等的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法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加强与省外办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组团交流计划,有计划、分批次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法律、法学界学术交流合作,承接部分民间外交的职能。积极参与中国法学会优秀法律人才和优秀成果评选,加强与兄弟省份交流,请进来,走出去,互相学习借鉴,不断引进法学会工作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经验。

  会上,齐康向参会人员传达了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和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政法委书记孟苏铁对云南省法学会工作的重要批示。州(市)县各级法学会在各分会场组织参加了当天的视频工作会议。

  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省编办[2016]1号文件已作出批复,同意云南省法学会机关增设会员部,并将省政法研究所整体划归省法学会机关管理,更名为“云南省法学研究中心”。同时,省委、省政府已经同意法学会可以从公、检、法、司、安等政法部门领导中聘任年满55周岁、已退居二线,具备良好政治素质、法律素养、道德品质,并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同志作为编外驻会人员到法学会工作。州市级法学会可聘任34人,县级法学会可聘任23人。聘任期内待遇由原单位保障。目前,怒江州、丽江市已争取到了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等相应的编制。

  据悉,云南省财政也加大了对法学会的经费保障力度,同意县级法学会每年经费不少于20万、州市法学会工作经费不少于50万、省级法学会工作经费不少于500万,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