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精准扶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成为两会关注的热点。

 

 

精准扶贫的短板是医疗

  3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委员李晓林的提案是有关精准扶贫。他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央提倡精准扶贫非常好,经过多年的调研发现,精准扶贫的短板是医疗。因为有42%的人民群众因病致贫,有些地方疾病尤其严重,比如广东、广西地中海贫血病非常厉害,患者达30多万人,基因携带者3000多万,影响1亿人口。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曾因高发于地中海沿岸和东南亚国家而得名。但目前中国珠三角地区已成为高发区,并不断呈现向北方扩散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病的孩子在1万名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区域,尤以广东、广西地区居多,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很多“地贫”家庭因此致贫、返贫。

  李晓林指出,这个医疗短板需要通过医保、低保、社会公益一起帮助解决,争取在2020年实现彻底脱贫。

  33日晚上7点,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贵州省委专职副主委、贵州省政协副秘书长黄惠玲在国谊宾馆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贵州作为欠发达地区,也是农民工输出大省,煤炭储量丰富,由于多年粗放型的生产和资源开采,尘肺病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尘肺病农民失去劳动力,且治疗费用高,这种可防不可治的疾病拖累整个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突出。”她说,贵州贫困人口占1/9,去年政府立下军令状,到2020年全省人口实现小康,并且以县为单位达到小康。

  在她看来,贫困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地理因素造成贫困,有的是教育、卫生等原因,无论是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还是政府兜底扶贫、医疗救助扶贫,脱贫不仅仅是收入达到现行年均2900元,还包括提升人口素质。

  提到如何精准扶贫,黄惠玲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去年10月份,贵州省毕节市原七星区副区长为一户贫困家庭购买了2000元的鸡仔,这个三口之家是两位老人带着一个智障儿子生活。“这就叫精准扶贫,她办不了养鸡场,但可以养鸡,半年后还为他们联系了电商卖鸡,一共卖了9000多元。”黄惠玲说,“养鸡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如果能持续下去,这家人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再加上政府补贴,一家人能彻底脱贫。”

  在她看来,点对点、人对人、户对户就是精准扶贫,根据各家情况分析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只要帮扶措施精准也可以使因尘肺病导致贫困的家庭,走出贫困。精准扶贫的成功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

  3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式结束后,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的扶贫基础已经很好,纯粹帮助7000多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并不难,财政是有的,但主要是机制问题,要解决脱贫后会不会返贫这个问题。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要创新、要试点,现在贫困原因很复杂,和二三十年前不太一样,有因病致贫,有教育、有文化致贫,也有生态和地理环境造成的,因素非常多,不同的地方要采取不同的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蒋秋桃,今年参加两会之前到湘西邵阳怀化等地方,调研省内贫困山区的情况,并且提出一些精准扶贫的观点。

    蒋秋桃表示,今年就精准扶贫做了一些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致贫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因病、因灾、年龄偏大以及出生缺陷等。当然也有主观原因致贫,比如努力程度、勤奋程度还有待提高等等。根据这些致贫的原因,我们应该摸清家底以后,具体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也就是总书记说的“精准扶贫”,比如说给农村开发一些产业扶贫,但要提醒的是,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要谨防产能过剩。

    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认为,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只有“授人以渔”才能真正把贫困人口拉出来,奔向小康。今年全国两会,是耿福能持续关注收入分配与扶贫话题的第3个年头。两会前,耿福能已经三次前往凉山州调研。在部分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他看到由于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致富路径,当地的彝族群众还维持在很低的生活水平。

    耿福能感到,现阶段的扶贫工作必须在总结过去扶贫模式与成效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寻找有效的产业扶贫路径。“要从以往的‘授人以鱼’的扶贫方式转变为‘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耿福能说,精准扶贫,一定要改“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才能彻底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了三条提案。其中之一,他提议要加大推进信息扶贫力度。

   杨元庆指出,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经济有所发展,但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互联网普及率偏低。虽然各省市扶贫信息网站已初见规模,但缺乏国家层面社会信息对接网络平台。我国贫困地区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需要全面提高。

    他提议,应多方合作,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全国性的社会扶贫信息对接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