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如皋“情暖农民工 便民服务行”
本报讯(□尤勇) 近日,江苏省如皋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情暖农民工”便民服务月活动,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尤其是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活动开展1个多月来,市镇村三级法律援助平台共受理欠薪类法律咨询1121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3.53%,办理各类讨薪案件23件,占同期民事案件的53.49%。
组建队伍网络,加强宣传力度。成立农民工法律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志愿者为成员的“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队伍”,充分调动市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三级网格内法律援助联络员的作用,深入企业、工地、劳动力市场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宣讲《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呼吁企业关爱员工、善待员工,引导广大农民工采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如皋广播、电视台《专家说法》栏目、对农广播、普法微信、微博等媒体开展讨薪典型案例宣传。
畅通投诉渠道,坚持有诉必办。加强“12348”值班,开通讨薪专线,法律援助热线和律师手机向社会公开,实行无休日工作制,受理咨询和援助案件。对于投诉的案件实行包干办结制。对涉及人员多、数额大的拖欠投诉案件,实行即时办理的法援受理制,避免因农民工投诉无门而出现激化事件。
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应援尽援。畅通援助“绿色通道”,律师与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结对,进一步下放工作权限,简化受理程序,方便农民工就近申请援助,指导农民工懂得讨薪案件诉讼程序和所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企业主是否逃匿,拟定处理方案,缩短案件审结期限,主动与各地农劳办、劳动保障、商务、法院等部门联系,帮助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
坚持调解优先,降低维权成本。农民工讨薪案件中,坚持调解优先原则,把调解原则贯穿到援助的全过程,尽可能通过和解、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同时,落实回访制度,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援助质量
启动应急机制,加大救助力度。对经济确有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职工及返乡农民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确保其合法诉求及时得到法律确认,确保其正当权益及时得到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