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法学会智库体系建设回眸
本报讯(记者王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其中要求人民团体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拓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决策咨询服务方式。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在当年1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说,这为法学会作为新型智库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的功能指明了方向。
中国法学会进一步提升决策咨询质量,发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着力建设成为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国家级核心智库。
王乐泉会长表示,要着力加强中国法学会智库体系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中心为枢纽、以各研究会为基本力量,会同各级法学会及其所属各专门研究会一道,发挥中国法学会智库群的整体优势。要进一步强化研究会的智库定位,在组织研究、协同合作、成果转化环节下足功夫,把专家学者的个人智慧上升为组织的集体智慧,把学术观点转化为可操作的咨政建议。激励研究会及专家学者以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为己任,提升决策咨询的质量和针对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倒逼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组织开展研究,对重大成果及时报送决策部门。
据统计,中国法学会在2015年共组织了38场专家研讨会暨立法专家咨询会,分别就24部法律、10部行政法规和4部重要部门规章进行了研讨,共有545人次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其中,研讨《专利法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国家安全法(草案)》《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人民防空法(修订草案)》等会议,形成了相当有建设性的意见成果,并得到了有关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去年的38场立法研讨会后均形成了专家咨询报告,并提供给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充分地发挥了中国法学会在法律研究方面的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