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民,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河南省淮滨县马集法庭便民举措纪实
12月25日上午10时,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淮滨县马集镇寒风凛冽。刚从集镇上回来的菜农尹大爷骑着三轮车驶入马集法庭院内,和以往一样,他停好车辆后,径直走进大厅内,从饮水机处接了一杯热乎乎的开水,坐在大厅的长椅上喝了起来。
在寒冬中,让过往的百姓有一杯免费的热茶,取暖解渴,是马集法庭近年来众多便民措施的一项。
马集法庭,位于信阜(信阳至阜阳)公路一侧,虽然只有3名工作人员,但却负责马集镇、芦集乡、邓湾乡3个大乡镇的司法案件,平日工作压力、强度比较大。但走进这里,却因处处见到便民举措而让人感到温馨。
在法庭大门外的电线杆上醒目地悬挂着“免费茶水、公厕、纳凉、加水”的便民提醒牌;在法庭进门处,摆放着供百姓免费使用的充气筒、电车充电插板、雨伞;在法庭内,设有便民休息厅,除了长椅、饮水机、电视机、普法宣传册外,还有装有针线、老虎钳、螺丝刀、创可贴、透明胶布及日常用品的“百宝箱”;在紧邻休息大厅的一间房屋内,整齐摆放着床铺、桌椅板凳等物,这是特意为疲惫路人午休或过夜而准备的“客房”……
提起设立这些便民举措的初衷,该法庭庭长李锦介绍,2013年底上任伊始,他就开始琢磨如何才能拉近百姓与法官间的距离,如何在人少力单的情况下把普法工作开展扎实,让百姓近距离接触法律、学习法律。直至有一天,法庭厕所装修,他遍寻周边公共厕所,颇费周折才在集镇上找到一家公共厕所,并缴费1元钱。事后,李锦看到法庭外车流不息的场景,心想这些过往路人遇到此种情况又该如何办呢?他当即决定,把法庭内的卫生间对外免费开放,并在门外挂出了免费公厕的提醒牌子。该便民举措一推出,便吸引了不少过往的路人,部分人在解决内急之后,还会驻足法庭内仔细看看普法宣传挂板,甚至会借机找法官咨询一下内心的一些法律疑惑,这再次激发了李锦进一步的便民设想。
李锦坦言,这些便民措施都是举手之劳,既没有增加法庭太多开销,也没有牵涉法官太多的精力,反倒是拉近了法官与群众间的距离,树立了法庭为民的形象。
除了将法庭打造成为便民服务站,马集法庭还根据当地留守儿童多的情况,极力把法庭打造成孩子们的“普法乐园”。不定期组织留守儿童走进法庭,为他们播放精心准备的普法动画片,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并针对部分问题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