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剧《天鹅湖记》融讽刺、滑稽于一体

  “幸运的是我们都在这个湖里,不幸的是我们不是天鹅。”我们怀揣着梦想走进了这个社会,到最后梦想却成为了累赘;我们不想放弃,却只能拖着梦想缓慢的前行。无数的人都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这不仅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向往。就是这坚持和向往使我们继续走下去,尽管过程是如此的曲折。

  笔者一共看过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师王玫的三部作品,《雷和雨》《天鹅湖记》《流行音乐浮世绘》,其中,《雷和雨》表现的是封建时代男女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流行音乐浮世绘》则表现的是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思想的游离。我觉得《天鹅湖记》这个当代舞作品最符合我和身边人的现状。《天鹅湖记》是王玫于2006年编创并首演的现代舞剧作品。该作品作为一个充满了未定点的、含蕴丰富的“召唤结构”,持续向观众发出吁请——与时俱进的活着,感受着,并言说着……这正是王玫创作这个作品的用意。

  作品通过一个比赛事件开始,大家都期盼着这个比赛,也为此埋头苦练。编者运用小人物的形象来反映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这些个体的命运,也是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命运。随着时代的进步,压力也逐渐变大,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只能不停地前行。这条无止境的道路被后来人一遍遍重复着,因为我们相信这是条持续坚持的路,也是条能够通往成功的路。王玫总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到一个舞蹈就能让我们引起深刻的反思。

  王玫的作品是讽刺的。在《天鹅湖记》中,她运用了一种奇特的道具——“腿”。这些“腿”极其的长,而且可以随意摆动,舞剧中这些荒诞的动作既直白又讽刺,就像高三的学生准备艺考一样,每个人都报了艺考培训班,在培训班里大家都卯足了劲,使劲的搬腿,使劲地练习技巧,反映了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开始重视技巧而淡化了艺术,这正体现了我国教育在社会上的单一和不成熟。这种现状不只是那些准备艺考的学生,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各类人士。我们不停的造梦、追梦又造梦,因为时代不会变,社会现状也不会变,能变的就是我们自己,努力让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让社会能接纳自己。我不得不佩服王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她运用风格化的舞蹈语言和清晰的结构对当下舞者的生存状态予以思考,一些看似简单的道具都能够展现出不一样的动作来,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运用上意想不到的道具能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王玫的作品是大胆个性的。《天鹅湖记》的音乐来自于芭蕾舞剧《天鹅湖》,这种音乐一般很少人会选用,因为《天鹅湖》这个作品是具有国际代表性的,而王玫却大胆的运用这种对比体现出同是在湖中,却无法成为天鹅的独特构思。她利用舞蹈说出了人们想说又说不出口的现实,她敢于释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独特的个性融于舞蹈中,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舞蹈。

  在《天鹅湖记》中,每一个人都有着同样的梦想,但王玫可以赋予他们不同的思想。他们渴望成功,但是成功不属于所有人;他们认真努力,但是人和人的自身条件不同;他们坚持不懈,但是现实又是如此的残酷。正是有了小人物的失败,衬托得成功者的不易,换个角度来看,成功者的背后有无数个小人物在默默地“牺牲”。我认为,王玫对于社会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但她会有属于自己的思想,所以她的作品会有浓厚的个人情节。这也是她独特、个性的所在。

  王玫的作品是滑稽的。在她的每一个舞剧中都有足够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无论是舞蹈的动作还是编排。在《天鹅湖记》中,演员手扶把杆,做着芭蕾中擦地的动作,他们过度用力到上身都在晃动,还有那条“腿”的运用,当演员把两条“腿”举过头顶超过一百八十度甚至到了三百度,我看到后禁不住笑了。可是,笑过之后更多的是无奈。这种滑稽也可以成称为王玫的幽默,她的幽默更多的体现出了对舞蹈发展现状的一种无奈。

  王玫说:“年轻时,我们是用身体跳舞,年老时,我们是用灵魂跳舞。”我们现在正是要经过一个认识、了解、感知社会的过程。而王玫所看到的更为深刻,她所在意的是人性的深处。通过她的作品,能感受到王玫的内心也是充满希望的,比如《天鹅湖记》的结尾是大家不停的走着,让我们知道终点就在前方,要不断努力前行。她的作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因如此,人们对王玫的作品有了很大的期待。

  (作者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