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市富县司法局全面推进“两说一联”机制 助力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
本报讯(记者冯雷 □董维华 朱柯如) 在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工作中,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司法局将人民调解工作与“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便民联动机制有机结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开通民情“直通车”,架起干群“连心桥”,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连续六年实现了信访“三无”县目标。日前,全省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积极推行“两说一联”机制。发动群众说事。在民间发生矛盾纠纷后,各级调委会积极发挥县、乡、村干部、老干部、老党员及处事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人的作用,与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通过用拉家常、讲政策、讲道理等方式,以“群众要求说、登门入户说、急事及时说、主动邀请说、不便用卡说”为形式,按照“说、理、议、办、评”五个环节,讨论村级事务,化解矛盾纠纷,建设美丽乡村。邀请法官说法。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法官的优势,积极邀请法官在巡回审判中通过在田间地头、家庭院落、锅台炕头等形式,以“法制宣讲会上说、法律咨询当面说、行动不便上门说、调处纠纷现场说、见面不便电话说”为方式,在“宣传法治文化、调处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困惑、参与村民议事、提出司法建议”等方面同,向当事人和广大群众宣讲法律,把群众生活语言融入到法治思维和法律伦理之中去,化解矛盾纠纷。推行干部联村。做好干群工作,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对于化解矛盾纠纷十分关键。富县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县委从县级部门单位、乡镇抽调年轻后备干部派驻到各村担任第一书记联村蹲点、宣传党的政策、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产业开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通过干部联村的方式,架起了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桥梁,积极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
健全矛盾纠纷化解网络。成立1个县级人民调解中心,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司法局副局长兼任,具体负责全县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考核工作。成立11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指导中心,设立11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246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在公安、工商、卫生、人社、住建、房管、农业、林业、国土、民政、金融、妇联、律师事务所等行业成立1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多层次、多领域化解矛盾纠纷。从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乡镇(街道)、部门的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干部职工中,通过司法局遴选、法院颁发聘书,组建了特邀调解员库,形成了各有特点、特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定期“坐诊”和“点调”机制。目前,全县1528名调解员中已有特邀调解员177名。
全力提高纠纷化解质量。引导人民调解员担任说事群众,聘请说事群众担任人民调解员。富县司法局、各司法所按照“六有”标准,积极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聘请相关领导、专业人士、群众代表、法律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