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白龙桥镇 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

秉承优良 完善机制 不断创新

  本报讯(□蒋定国 江荣兴)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开展农村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是建设“平安浙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法治浙江”以来,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及时开展了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规范化创建,并于2007作为省“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创建”示范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创建,把组织体系从“五位一体”扩展到“八位一体”。

  在规范化创建中,浙江省省委书记夏宝龙亲临白龙桥镇进行调研后,对白龙桥镇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创建开展情况表示肯定。

  据了解,白龙桥镇区域原有监控探头2160个,今年又新建了128个,这样派出所民警和治安监控中心人员可以根据辖区和周边地区发案情况,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通过短信群发系统,及时向村(社区)、企业发布预警信息,以此提高治安防控效能。

  多年来,白龙桥镇党委、镇政府始终秉承这一优良的管理方式,并不断创新。连续被省、市、区评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平安创建示范乡镇”“平安乡镇”。

  近年来为巩固成果,发展创新,白龙桥镇党委、镇政府又大胆探索,在原有的工作制度上不断细化,着力推进平安创建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竞赛”“社会管理创新百家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运行机制,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畜牧业污染整治”为重心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把工作重心向最基层前移,着力解决影响辖区内社会发展的各类治安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拉近联系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为打造平安创建的坚实平台,白龙桥镇党委、镇政府明确落实“三个到位”。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成员单位全力抓,基层网格长落实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利用“走村入户”时间宣传讲解平安知识。使“每一片区域都有人精心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不断从硬件、软件上完善办公条件,提升服务效率。

  在提升防范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上,白龙桥镇党委、镇政府建立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畜牧业污染整治”为重心的各类矛盾预防、联动化解;深化群众诉求导访机制,确保信访形势稳定。

  今年以来,镇调委会共调处矛盾纠纷124件,调处成功124件,调处成功率为100%

  白龙桥镇党委、镇政府通过立足群众,进行工作创新、制度创新,总结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