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法治引领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法治来护航。目前,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正在各地积极开展,这一法治惠农政策,无疑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日前表示,计划“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将转向对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管理建设方面,充实完善乡村治理的内容。目前,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正在各地积极开展,这一法治惠农政策,无疑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法律援助在基层

  湖北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在实践中探索出“层级调解”和“法律援助”相结合的工作法,在机制创新上探索。

  沐抚办事处成立于200810月,下辖前山村、大庙村、营上村、木贡村、高台村、沐抚居委会,共有177个村民小组,30088人。近年来,因为土地山林、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村务管理等问题引发了大量矛盾,一些村民甚至走上上访之路。

  201192日,大庙村村民宋政高受嫂子方东芝委托请同村村民胡胜魁帮忙砍伐屋后树木。在砍树过程中胡胜魁因操作不当死亡,后方东芝夫妇出资将其安葬。此后,胡胜魁的妻子向必清多次与方东芝夫妇及宋政高协商,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但三人相互推诿,均不愿承担赔偿责任。

  20122月,向必清向恩施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方东芝等人同意协商,向必清于同年3月撤诉。撤诉后,双方未达成调解协议。因此向必清再次向恩施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各项经济损失15万余元。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向必清154324元及案件受理费1070元。被告对此判决不服,上诉至恩施州中级人民法院,法院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方东芝夫妇、宋政高对此判决不服,多次到省、州、市上访。律师顾问团的律师又陪同三人到省高院、北京市朝阳法院等单位咨询,后经村、组、法院及社会各方协调,最终双方达成谅解协议,化解了一场多年积怨纠纷,解决了一起涉法涉诉案件。

  沐抚办事处党委书记黄向前表示,为化解基层矛盾,办事处将纠纷调解职责划分为五级,中心组长、驻村干部、村居委会、综治维稳中心、办事处分管领导。

  “所有矛盾纠纷必须实行逐级调处,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办事处。”黄向前也坦言,层级调解不是万能的,如果不借助法律途径,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为此,沐抚办事处出台了《沐抚办事处引入法律渠道、实施法律援助解决矛盾纠纷实施办法》,以法律援助作为层级调解的补充。

  他们首先在全州范围内聘请7名擅长各类涉农案件的律师,组建法律援助律师团。信访当事人可根据信访案件的性质,自由选择律师寻求法律援助。此外,沐抚办事处还统一制作《湖北省恩施市沐抚办事处法律援助律师团服务卡》,发放至每家每户。卡上注明每个律师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以及擅长代理的案件类型和范围等,使经过五级行政调解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当事人,引导其走法律渠道,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矛盾纠纷。

  但是,建议村民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解决问题时,往往得到两种回答:一是家里穷没钱打官司;二是没读过书打不来官司。

  “对此,我们实施法律援助,帮助出钱打官司。打不来官司由我们聘请律师代理打官司,大多数对象往往不会再有其他理由辩解,从而听从调处。”黄向前说,经过五级调处和法律援助,由法院判决后仍要越级上访的对象毕竟只是极少数。

律师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2004年初,吉林市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修保接手了这样一个案子,无偿给68名身患艾滋病的感染者提供法律援助,帮他们诉求健康赔偿。这是一起惊动卫生部的大案。

  原来,1985年,长春某生物制品研究所与吉林市永吉县某卫生院联合建立了一个血站,二道沟村68名村民因为生计,集体相约去镇上的血站卖血,采血时,因血站违规操作,致使十几个村的百余名农民染上了艾滋病病毒。20036月,突发的灾难致使多人发病并有人死亡。没想到,胳膊上的小针眼,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灭顶之灾,感到冤屈绝望的村民崩溃了。

  修保了解案情后,立即带着自己的律师团队来到二道沟村。他没有远距离地探问和咨询,而是径直走进了病患家中,坐到炕沿上,端起农民长年不洗的杯子喝水,拿起落了苍蝇的西瓜就吃,握手、唠嗑、吃饭,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修保拿出律师证,当面承诺免费为这些艾滋病患者维权打官司。

  临别时,修保将兜里所有的钱掏出来递到发病农民的手里,又为那些因父母得病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们交上学费。修保没想这场官司打得异常艰难。血站已经关门,没有直接的人证物证,这就需要律师们多次取证、调查、走访。200410月,这起历时一年多的农民集体上访案终于得到妥善解决。修保帮助这些患病农民每人获得了四万元的补偿金。他不但没收分文代理费,还付出了调查办案费一万多元。这个案子,他不离不弃跟进十几年。

  审理此案的吉林市船营区法院还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表彰。

  日前,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试行)》,对发挥法律服务队伍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表示,信访“钉子案”迟迟得不到解决,既有办案单位有错不纠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限制执行的问题,更主要是当事人对法律不理解、对办案单位不信任的问题。律师是法律专业人士,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尊重,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让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能够在办案单位与信访人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帮助办案单位发现执法错误、瑕疵;一方面向信访人释法析理、帮助代理人理性申诉,从而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在修保看来,如何既要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又要防止信访人滥用信访权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律师作为和矛盾双方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组织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难题,既是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有效做法,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浓墨重彩的一笔。

法治思维解决农村信访难题

  15年前,一场官司打破了恩施州巴东县枣子坪村的宁静,让张祖禄与小舅子宋先合成了冤家。

  199711月,村民张祖禄将格子河煤矿承包给宋先合开采,并将该矿的设备交宋先合使用。1999年承包合同解除,宋先合以张祖禄欠其5万元钱为由拒绝归还设备,双方走上法庭,张祖禄对判决结果不服提起上诉。上诉期间,宋先合私自将煤矿的钢轨拆走,张祖禄报案,巴东县公安局不予立案。张祖禄在行政复议、检察院审查均维持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后,走上了一条漫长的上访路。

  20136月,恩施州委、州政府聘请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曹亦农、汪少鹏等15位知名律师组成恩施州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律师顾问团,参与化解该案。

  “张祖禄,你好好说话,你要争取这个机会,否则你还要接着上访10年,巴东县政法机关投入很多司法资源为你解决这个问题,你要珍惜。“作为律师顾问团成员之一的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畏向记者回忆了第一次见到信访人张祖禄的场景。

  在吴畏看来,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民事纠纷案件,但是案子到2013年都没有审结,整个卷宗堆积很高。律师顾问团阅卷、调查、取证、约谈,到办案机关和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每次见当事人来回驱车8个多小时,都是从早上8点谈到中午12点,卫生间都不去,只为化解案件,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吴畏说。

  律师顾问团对此案出具了法律意见书,宋先合赔偿原告张祖禄财产及损失40万元,并于20151230日前全部付清。随后张祖禄主动向办案机关申请撤销对宋先合涉嫌侵占罪、盗窃罪的两项控告,同时递交息诉罢访承诺书,该案彻底化解。

  “吴律师3次从武汉赶过来给我们双方做工作,为我挽回经济损失40万元,我很满意。”张祖禄向记者坦言。

  恩施州律师顾问团团长曹亦农向记者表示,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这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农村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大胆探索。

  目前,恩施州全力推进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率先开展“律师进村、法律便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