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十三五”

    既要坚守耕地红线,又要发展农村经济。变革中的农村土地流转,解放了生产力,也会带来新问题。“十三五”美丽乡村建设,挖掘地方文化、发挥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颇为关键。

 

  “规划谈不上,我们也说不出来,我们基层干部工作的关键,在于为老百姓办实事。”122日,陕西省镇巴县黎坝镇副镇长辛举毫不避讳地称,目前“十三五”规划与乡镇公务员实际工作之间尚有“距离”。

  但这个仅有2452户村民、人口不足1万人的西部边陲小镇,却聘请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设计院,编制了以该镇春生社区为地理中心,以“一心、一廊、两环、三点、四带、五景”为主题的“活力山乡·大美黎坝”,涉及全镇全域2.8平方公里的整体规划。

  黎坝镇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缩影,也是国家由“十二五”规划向“十三五”规划过渡中“三农”问题不断发展变化的微小缩影。

变革中的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企业规模化经营后也遇到了新问题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推进土地依法流转。

  “我们已经成立起了县镇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江苏盐城市射县农业委员会主任戴亚生称,为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构建新型经营主体,射阳县目前正在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便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据戴亚生介绍,“十三五”规划明确农村土地政策以来,射阳县不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时出台了具体执行政策,制定了格式化土地流转合同,实行挂牌交易,还成立了县土地纠纷调处仲裁委员会,专门负责化解、调处土地纠纷。

  事实上,远在辽宁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山嘴村的老杜,早已享受了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带来的红利。2013年前,世代务农的老杜一直在城市打工,既照顾不了体弱多病的老伴,也接送不了每天放学回家的孙子。

  得知辽宁朝阳泓鑫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泓鑫公司)在村里流转土地后,“建大棚搞起了樱桃种植,就想回来找点活干”。2013年年底,老杜回到村里开始种樱桃,“虽然一年比外边打工少挣1万多块钱,但心里踏实。”

  但泓鑫公司总经理常艳军肩头的担子并不轻。她下岗后,20045月创办了朝阳泓鑫军义养殖场,20069月成立了泓鑫公司。目前,在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哈达村、山嘴村租赁土地2000亩,计划建设大棚1000座。

  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资金成为制约常艳军农村规模经济发展的主要掣肘。传统工业经济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可以以土地、厂房作为抵押贷款,但泓鑫公司土地由农民手里流转而来,难以作为资产抵押进行贷款。因此,融资常常出现困难。

  张文泉则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在2005年响应国家号召,带领企业转型创建了以山西乡宁县昌宁镇为葡萄种植基地的葡萄酒酿造公司。目前,公司产品经过前期的磨合,已逐步推向市场,并在柏林葡萄酒大奖赛夺得了31银。

  但中国将葡萄酒生产企业视为工业企业,把葡萄酒当成奢侈品征缴高税负,葡萄酒增值税17%、消费税10%、附加税约3%,合计达30%。但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不但将其视为农业企业,实行低税负或零税负,还对出口给予优惠补贴。

因地制宜的致富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部新农村发展联耕联种,西部小镇抓乡村观光旅游

  

  “人多地少、土地瘠薄是我县耕地最基本的特点。”“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戴亚生表示,射阳县人均耕地仅1.97亩,为保证粮食安全,当地坚持占补平衡,严打耕地侵占行为,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福祉。”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农村法治研究中心联席主任佟丽华认为,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土地问题,以及围绕该问题产生的地方政府、企业、农民、村委会之间的利益博弈。

  射阳县则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职业农民培训328人,认定初、中、高级职业农民202人。其中,该县创建的联耕联种模式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江苏农业创新十大举措之首。

  射阳县把新型职业农民,当作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县农广校作为主要培育机构,依托茶叶、畜牧等种养企业(园区)建立了4个实训基地。

  近年来,射阳全县新增高效农业19.5万亩,新增高效渔业1万亩,新增省级畜牧养殖示范基地3个。其中,38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国家星火项目3个、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产品品牌6个。

  位于川陕交界处的西部山区镇巴县黎坝镇,则立足当地“好山好水、良田良地”的资源优势,确立了“用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盘活好山好水,用工业化理念、招商引资的方式盘活良田良地”的发展模式。

  “作为山区小镇,我们主要抓乡村旅游、山区特产两大块。”据黎坝镇党委书记王健梅介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当地确立了“产业配套,安居乐业”的发展思路,以陕南移民搬迁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茶园,建立了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生态产业园,预计新进企业仅固定就业岗位可提供60多个,流动岗位则更多。

  张文泉打造的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则辐射更广。乡宁县东廒、西廒、富家塬等8个村上千户农民,不仅因参与葡萄种植而受益,还因公司投资1200万元修建的水库与蓄水工程及配套设施,彻底解决了附近6村近15000人的饮水问题。

  

挖掘文化“软实力”

    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也需要挖掘文化“软实力”价值

  

  “我们主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戴亚生看来,新农村建设以及“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三农”问题,均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及挖掘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戴亚生称,射阳在贯彻“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求时,尤其注重生态人文保护。目前,已完成了7个示范村、41个推进村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该县李家坪村精品旅游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黎坝镇则以当地的传说,打造了“荔枝香米”品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当年从巴蜀大地给长安城里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使者,经过黎坝镇时,部分荔枝坏掉了。为保存剩下的荔枝完好无损,使者将荔枝放进了黎坝镇产的大米里。

  这使得送到长安皇宫的荔枝因有了大米的保护,更加鲜美可口。杨贵妃得知后,十分高兴,为之取名“荔枝香米”。据王健梅介绍,目前“荔枝香米”糙米每斤3元、精米每斤8元,在当地销量颇好,甫一进超市,很快就畅销一空。

  “搞农村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议中,确定了农村改革市场化方向。但近两年来,改革步子迈得并不是很大,思想解放力度仍不够。

  党国英认为,过去农村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改革被捆住了手脚。思想解放不仅仅是要农民思想解放,也需要政府、企业打开思路,挖掘农村文化价值。张文泉创立的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正是挖掘了当地丰富的文化价值。

  据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办公室王主任介绍,“戎子”其名来源于民间传说。相传春秋时,游牧民族狄戎部落的首领有大、小戎子两个女儿。姐妹俩常到今乡宁城北塬采“葛藟”(葡萄)。一次,采摘葛藟太多无法全带走,他们把装满葛藟的皮囊挖坑埋了起来。

  几天后,当戎子姐妹再去取时,囊中葛藟变成了清冽爽口、果香浓郁的葡萄酒浆。从此,他们试着让当地老百姓采摘葛藟,专门酿制了葡萄酒。张文泉结合当地童谣“点名点将,合藟上坑。有钱喝酒,没钱跟走”猜测,当地应该适合种植葡萄。

  随后,张文泉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史记》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大戎子,因躲避战乱,曾在乡宁城北塬待过12年。由此,邀请相关专家,勘测当地土质发现“特别适合种植葡萄”,走上了葡萄酿酒之路。

  “我们正在创建全市美丽乡村。”在王健梅看来,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美,更要人文美。在新农村中,不但要挖掘“三农”本身的潜力,也要挖掘当地自然、文化等综合潜力。

  张文泉表示,政府发展农村经济、企业转型升级,不可小觑文化的力量。但佟丽华等学者则认为,土地依然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根本,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

  常艳军希望,土地流转不要急于求成,按照市场规律、依法办事。戴亚生则表示,建设美丽乡村,要保证农户有事做,有收入,解决其发展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