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

——知名教育专家、作家尹建莉和她的《小王子》

 

    北京一个秋日的上午,天空晴好,阳光温煦,空气中没有一丝雾霾。知名教育专家、作家尹建莉老师带着她的第一本译作《小王子》姗姗而来。

    尹老师难掩兴奋:“好东西自己长着脚。我自己都没想到,这本书上市两周,就热销20万册,连《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没有这么好的开端。当然,这还要感谢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团队的力量。”

《小王子》的魅力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从1943年首次出版发行以来,已经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全球销量过亿册,现在每年仍以百万册的销量持续增长。

  尹建莉介绍,《小王子》文字不多,情节也并不复杂,却蕴含着关于生命、生活、友情、爱情、死亡等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追问。它是一本以儿童的视角去展现和剖析成人世界的书。

  一位来自某颗遥远小星球的小王子,因为和一朵他深爱的玫瑰花儿闹别扭,同时也怀着想要了解外面世界的渴望,离开自己的星球,进行了一场“星际旅行”。他走访了不同的星球,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让天真的小王子困惑迷茫,深感不解。最后他来到了地球,降落在沙漠上,在那里遇到一位由于飞机发动机故障而迫降的飞行员,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旅行见闻,以及和飞行员的交流,让小王子对世界、对生活、对爱有了新的认识,他像一位精灵一样,道出许多人生真谛。同时也让作为成年人,却内心葆有童真的飞行员重新对生命进行了思考。

  最终,本不属于地球的小王子带着对生命的感悟,在蛇的帮助下抛弃沉重肉身——以肉体死亡的方式——返回自己的星球,去照料他的世界,爱护他的玫瑰花儿。他的飞行员朋友则怀着淡淡的忧伤,想念着这位小朋友,品味着灵魂超脱的欢欣与孤独……

  在尹建莉眼中,《小王子》处处呈现了两个世界——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碰撞,所有的情节都在这种碰撞中完成。来自外太空的小王子是一位“儿童代表”,他的生命纯天然,灵魂无污染,貌似年幼无知,却总是用稚嫩的语言直指“成年人”世界问题的核心,一语道破天机。他所拜访的那些只居住一个人的小星球,代表着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成年人。“所有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一点了。”这些成年人被世俗的烟火熏染得晕头转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自己。他们的生命状态和小王子纯美的“原生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机缘巧合 着手翻译

  今年上半年,尹建莉手头没有很忙的事情,心生学习英语的想法,准备读英文原著来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恰巧,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郎世溟向尹建莉发出要约:翻译(法)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著《小王子》,尹建莉爽快答应。此前,郎世溟读过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让郎世溟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尹建莉翻译的纪伯伦的一首诗《孩子》,在众多的译作中,郎世溟认为尹建莉翻译的这首诗最“有味道”。于是,他对尹建莉翻译《小王子》充满了期待。

  “我的英文不是很好,这是我的弱项。但好在,这仅仅是一个工具,我并不担心。因为一个译本的优劣,更重要的是把握原著者的思想精髓、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深邃思想精神实质,用我们的语言贴切地表达出来。这方面我很有自信。”尹建莉说。

  读过《小王子》中的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书中的情绪过于忧伤”,有的妈妈甚至认为“如此灰色的主色调,不适合给我8岁的儿子读,大人读读还可以”……尹建莉则不以为然:“所以说译者的心理底色更重要,这直接影响他(她)将以什么样的情绪去表达,如果没有吃透小王子的精神实质,一定会有看上去灰暗的色彩。”

  在尹建莉笔下,《小王子》中的玫瑰花美好而高贵,她不会是“撒谎”的,最多只是“言过其实”,小王子的“看落日”充满了爱与美好,充斥着崇高的思想内核,直到最终小王子的死亡,也是带着对生命的感悟,让灵魂返回他的星球……

  于是,有了这些无比优美的文字:

  “如果一个人爱上了这朵花儿,而这朵花儿是亿万个星球里面唯一盛开的一朵。当他仰望满天繁星时,他就会感觉非常快乐,因为他能够说:‘在繁星中的某一颗上,盛开着我的花儿……’但如果小羊吃掉了那朵花儿,满天的繁星瞬间全部变得暗淡无光,这,难道也不重要吗?!”

  “无数次从心底羡慕这朵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并不出众的玫瑰花,她能够得到小王子舍弃生命般的爱。对我而言,它就是一朵花儿而已,甚至有些不好看——对于小王子而言,这是他的‘她’,穿越星空、荒漠,甚至生命,都要去守护的她。那么你呢?”

  这些优美暖心的文字、深邃的思想表达、贴切的语言艺术让郎世溟看到译稿后“大喜过望”,他兴奋地告诉尹建莉:“太完美了,几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完美的。我们绝对会胜出!”

  果然,尹建莉的《小王子》译本一出世即销售火爆。

  

内心有爱

看到的世界就充满爱

    

  对于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小王子》译本,尹建莉在翻译之前没有读过一个字。她拒绝了郎世溟让她先读一些主要译作的建议,而是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原作者的灵魂;用自己凝练的语言去呈现原作者真正所想要表达的精髓。“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甚至每一个标点都仔细打磨。”让读者看到一个“有灵气、有思想、发人深省”的小王子,她真的做到了。

  正是因为尹建莉内心充满着阳光、充满爱、充满着对人性的思考、对童心的理解,才有了《小王子》所蕴含的智慧、喜悦和收获。

  尹建莉在《译者序》中写道:人若要望远,就务必登高——生活本应呈现的状态是什么,人类本应葆有怎样的面貌,《小王子》以一部童话的方式,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生命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每个人都处于“上场—谢幕”这样一个循环中。这个循环不是悲伤,不是无意义,意义就在这过程中;生命之所以有趣,就在于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而体验和收获并非经由那些能“看见”的东西实现,如银行存款、房子面积、身材高低、相貌好坏、文凭优劣、工作贵贱……它们可以量化,却并不真正重要,恰恰算不上“正经事”,用本书中的话说,就是“对于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来说,数字根本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看不见”的东西——甜蜜温暖的亲情,美妙浪漫的爱情,坦诚知心的朋友,自信乐观的自我……

  “我认为《小王子》通篇都在谈关系的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在这几种关系中,人最需要面对的是和自己的关系,即意识层面的自己和灵魂层面的自己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也是生命的终极关系。一个人只有跟随灵魂的指引而非俗世的规矩去生活,在自由舒适的关系中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爱,才有可能实现他此生最深切的渴望,才会使灵魂获得最深刻、最灿烂的欢乐。”

  在尹建莉看来,《小王子》这本书,是人类真正的礼物。它向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也是写给成年人看的一部童话;它向儿童展示了真实的成人世界,也试图把慞惶的成年人拉回到淡定的童年。

  “从一个孩子变为一个成年人是件极其简单的事,只需要时间就可以;从一个成年人回归为一个孩子则极为困难,需要智慧和勇气——回归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极致——生活的烦忧在消失,生命的喜乐在呈现。童心离神性最近,找回童心就是找到了神,这正是作者所说的:‘拥有一颗童心是幸运的。’”

  窗外,秋日的银杏叶分外耀眼,微风吹过,翩翩起舞,金黄色的落叶装扮着大地;屋内的咖啡桌上,阳光铺满《小王子》金黄色的封面,灿烂而夺目,与窗外的秋色融为一体。在这个秋天,我们需要一个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