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楷模朱益虎

——记陕西省岚皋县基层好法官朱益虎

 

  朱益虎是陕西省岚皋县法院民一庭庭长,同事亲切地称他“虎哥”。在群众眼中,他是“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在领导眼中,他是“优秀庭室负责人”;在同事眼中,他是“拼命三郎”;在他的带领下,他原负责的民主法庭被省法院授予“全省法院优秀基层人民法庭”,民一庭被市法院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所在庭室年年考核第一。

  日前,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岚皋县进行了民意了解,法院民一庭的曾艳噙着泪水告诉记者,“朱庭长目前已经半身不遂了,但还经常给我打电话,让我每月不要忘记给市里的报表……”

  

“在哪儿工作都一样,都是为老百姓服务”

  法官是执掌天平的使者,这个工作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职业,上班期间高度紧张不说,连下班了还得处于备战状态。

  自1998年从事法院工作以来,朱益虎的足迹遍布岚皋乡村,先是从东部地区的花里法庭调到西部地区的石门法庭,之后回县法院执行局,3年后,再转战花里法庭、民主法庭,十几年基层工作经历,不仅练就了一身为民服务的看家本领,锻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更成就了一位心系群众的民事审判庭庭长。每次调换工作岗位,别人问他咋想,他都是那么一句:“在哪儿工作都一样,都是为老百姓服务。”

  岚皋县法院副院长曾勇军对记者说:“朱益虎回城之前,在镇级基层法庭就是个多面手。不仅是庭长、指导员,还当书记员,还兼职司机,长期的‘白加黑、五加二’,即使铁打的身体也熬不住啊。”

  岚皋县人民法院法官刘善国和朱益虎共事多年,他说:“朱庭长是累病的。”去年一年,民庭共审理了200多个案子,按有效工作时间,几乎是一天一个,本来朱益虎承担的案子就最多,他还主动为其他同事接手的案子庭前、庭中、庭后的帮忙,但他接手的案子调解率是最高的。

  “朱庭长办案从不拖拉,在县法院几乎是天天负责和参与开庭。判了,他又立马投入到安抚当事人的工作中。在基层法庭,自己审理案件,还要执行案件,又是司机,可以说是身心俱疲。”岚皋县人民法院主管民事的副院长田祥华说。

  

“法官就是主持公道的,不然要我们干啥”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朱益虎默默无闻、埋头奉献的精神,不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群众也是赞不绝口。尤其是他工作时间最长的民主镇的群众,一提起朱益虎,大家都记忆犹新。民主镇马鞍村农民罗长学说:“朱庭长是好样的,为我们主持了公道。”

  这还要从2009年说起,民主花炮厂迁址农田村,时值“8·7”洪涝泥石流自然灾害,位于花炮厂址后山上的十几户的群众房屋不同程度地地基下沉,就这样,十几户群众一纸诉状告上民主法庭。

  矛盾集中于一点:“到底是修建花炮厂动工引起的房屋地基下沉,还是自然灾害引发的这一后果”,一方面要来回奔波摸清事实,一方面要安抚群众和企业业主。作为法庭庭长的朱益虎放弃休息时间,先是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中做工作,然后又辗转西安、安康等地请专家到民主镇做勘测、鉴定,半年时间没有完整地陪伴妻子、女儿一起吃上一顿饭。鉴定结果出来了,两方面因素都有,13户群众得到了应有补偿,程度轻微的很快得到修复,较重的得到迁移,花炮厂建设得以顺利推进,而朱益虎却因长期奔波消瘦了不少。

  有人劝说他,工作别那么认真,要圆滑点,有些案子出力不讨好。他却说,“法官就是主持公道、化解纠纷的,不然要我们干啥?”

  在民事案件中,离婚案件是最头疼的,“这类案件不仅仅是夫妻双方的事情,某种程度上也是两大家族的大事,更是事关社会和谐的大事。”同事祝恒姣在回忆“师傅”朱益虎处理的一起离婚案件时告诉记者。去年5月,唐某(女)和徐某在离婚调解无果,第二次离婚签字时,两大家族当庭发生械斗,徐某拿起铁质席位牌砍向唐某面部,朱益虎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自己的手臂和头挡住了牌子,保护了当事人,自己却受了伤。

  在朱益虎工作的十几年中,这些只是其中几个镜头。作为法院工作者,他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手中的天平增辉,为头上的国徽添彩。

  

“我只想早点回到工作岗位上去”

  在和朱益虎交谈中,得知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人民法官之歌》:“将忠诚铸进庄严的国徽,用公正架起景色的天平,法制建设的路上开拓奋进……”如今,在朱益虎的熏陶下,全家人都会唱这首歌。

  在朱益虎家,他指着墙上女儿获得的几十个奖状,高兴地对记者说:“女儿受我的影响很大,经常说长大要当法官。”说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真诚热爱着这份神圣职业。

  说起朱益虎病倒的事,妻子华晓琴的泪水顿时充满眼眶:“元旦前,为尽快审结案件,让当事人都能过上一个安宁的春节,他通宵达旦加班,一连3天没合眼,中午回家吃饭都是有气无力的,催他看医生,他总是说不要紧,直到昏倒在了法院门口……”

  打开朱益虎的书柜,摆放着法律方面的书籍,以及多年的工作笔记,随意翻开一本,记录着每位当事人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处理结果等基本情况。朱益虎告诉记者,民事案子调解处理比判决处理效果要好得多,这对当事人双方以及社会效应都是非常好的,以情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会小事化了。

  “去年一年,我参与调撤188个案子,调撤率达到80%以上。”对于这一串饱含心血与荣誉的数字,在朱益虎的嘴里说得非常轻松,这都是他和民一庭工作人员们用汗水换来的。“我只想尽快恢复好之后,早点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这是朱益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