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打拐英雄上官正义
【人物名片】上官正义,又名“仔仔”,著名打拐志愿者。13岁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习武,19岁进入部队服役。2003年退伍后,开始参加社会义务反扒、反传销、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助学、环保等志愿工作。2007年关注流浪乞讨儿童、拐卖儿童犯罪至今,已成功解救儿童130多名。2010年,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候选人,被媒体及公众誉为“民间打拐英雄”。
2007年7月,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场。
一对青年男女一前一后急匆匆走过来一名4岁左右的小男孩小跑过去抱住男青年腿不停央求,“叔叔,买束花吧!买……”不等小男孩话说完,男子低吼一声“滚”,抬腿将小男孩踢了出去。
这一幕被站在旁边等人的退伍军人上官正义尽收眼底。他拳头紧握,热血上涌,差点冲上去。奇怪的是,被男子踢开的小男孩没有哭泣,他一骨碌爬起来,又奔向另一对青年男女。
什么情况?曾多次参加社会义务反扒、反传销等志愿工作的上官正义一头雾水,联想到此前媒体报道的企业雇佣童工事件,他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退伍军人偶遇“抢劫”
三名退伍军人制服抢劫者,营救了中年妇女,也协助警方破了大案
这个卖花小男孩,让上官正义想起了2004年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那天晚上11点下班后,他和两个战友像往常一样准备吃完夜宵再回宿舍,突然听到有人喊“抢劫啦!抢劫啦!”
“演电影呢?”一名战友很诧异。“情侣吵架了吧?”另一个战友不确定地摇摇头。上官正义静静地看着,一名中年妇女拿着手机,边跑边歇斯底里地喊“抢劫啦!有人抢劫”。
“小心!有刀。”上官正义突然发现,紧随中年妇女身后追上来4名男子。他们满头黄发,提着砍刀,“和香港电影里的‘烂仔’一模一样。”其中一人,肩上挎着女士包包。
三人不由一愣,还没回过神,紧追中年妇女的三个“烂仔”已到身边。上官正义让过前两人,迅速贴紧第三名男子使出一个绊脚,男子栽了跟头,又一个擒拿手,锁住了对方脖子。
男子倒地瞬间“啊”地一声叫,惊动了同伙。前两名男子立即回身,说时迟那时快,上官正义两名战友迅速出手,很快将三人制服。见此,后边挎包的男子,转身消失在黑暗中。
刚才落荒而逃的中年妇女一下子回过神来,急忙拨打110。几分钟后,广东中山市古镇民警赶到,将持刀抢劫的三名男子押回派出所。
几天后,当地民警找到上官正义等人工作单位表示感谢,并邀请他们“吃夜宵”。原来,此次被抓获的抢劫者系惯犯,警方在他们三名退伍军人的帮助下破了一个大案。
“临走时,对方留了电话,希望我们以后能继续协助他们工作。”这一次,上官正义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们做了好事,多表示敬重与钦佩,“使我们虚荣心得到了很大满足”。
从此,每天晚上7点到10点左右,上官正义常和战友相约去“扫街”,“看媒体报道哪里发生抢劫了,就去哪里‘守株待兔’。就这样,一个月内协助警方破获了两起抢劫案。”
这让上官正义内心澎湃不已。他决定“将退伍军人等更多爱心人士聚在一起”,并在警方指导下组建了“退伍兵义务反扒志愿队”。2005年,在同事帮助下,他又申请了QQ账号,取名“仔仔”,建立了QQ反扒群。
“仔仔”有特殊寓意?上官正义回忆称,“当时刚学会用拼音打字,一不小心打了‘仔仔细细’。但同事觉得用‘仔仔细细’(做QQ昵称)太长,就去掉了‘细细’。”始有“仔仔”。
“见义勇为”仔仔“变身”
打拐“不能急于求成,要多‘见义智为’少‘见义勇为’”
“仔仔”一名伴随上官正义多年。他在某QQ群卧底打拐8年,“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有人发消息说‘记者不可怕,警察不可怕,仔仔最可怕’,群里一片沸腾,许多人表示赞同。”
上官正义笑了,自己也发消息附和,“嗯,是的,是的,仔仔最可怕。”但他内心深处并不认同,“你拐卖儿童是犯罪,犯罪必然受到惩处。即使我发现不了,别人也会发现。”
上官正义从不改QQ昵称,“起初,犯罪分子同伙被抓后会怀疑我是卧底,但我告诉他们:如果我是卧底,警察破案后,我早改名或离开了。”这些经验与前文提的卖花男孩关系密切。
2007年7月1日,上官正义前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游玩时,看见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他暗中观察发现,和男孩一起卖花的还有3个女孩,“都在五六岁左右。”
这4个孩子,每次卖花成功后,总会将钱交给一对四五十岁模样的夫妇。是家族乞讨?上官正义有些怀疑。他假装卖花靠近几个孩子,“感觉这些孩子虽年龄相仿,但长相不同。”
“肯定不是自己的孩子。”上官正义联想到此前媒体报道的“山西黑砖窑事件”,怀疑这或与使用童工有关。当天,他跟踪到晚上8点左右又发现,“这对夫妇对孩子们态度很不好”。
“必须继续调查下去。”第二天,上官正义早早赶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场,果然很快又见到了4个孩子。进一步确认有蹊跷后,他开始制定“宝贝营救计划”,通过网络招募 “女朋友”。
在酒店工作的一位女性志愿者,很快和上官正义取得联系,双方假扮情侣再次前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场调查。为防止引起对方警惕,上官正义又联系了另一名志愿者,“今天这个(‘女朋友’),过几天那个(‘女朋友’)。谁有空,约谁来。”
苦心人天不负。上官正义和“女友”多次给孩子们买可乐、肯德基等,终于取得孩子们信任,也得知:他们被要求每天赚钱100元,否则,不但没饭吃,还要挨打。“住在一个村子里,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才能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场。”
掌握一些线索后,上官正义购买了数码相机,并用报纸包着机身,暗中追踪孩子们收工后的去向。2007年9月26日,历经近3个月, 他终于锁定孩子们居住地点——广州市白云区某城中村某楼XX房间,并立即报警。
警察赶到打开孩子们居住房间,上官正义倒吸一口凉气,“孩子们都睡在地上,地上仅铺了一些杂草和破席子。”这次行动,他协助警方成功解救8名孩子,当场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也积累了一些打拐经验,“不能急于求成,要多‘见义智为’少‘见义勇为’。”
更名“上官正义”
“花自己的钱,帮别人办事”。但许多人,包括部分公安机关很不理解
这次打拐行动后来被多家媒体报道。一些丢失孩子的家庭很快通过网络找到上官正义,希望帮忙找回孩子。昔日的“仔仔”发现,仅靠自己力量已远远不够,需要激发更多“埋藏在内心的正义”。2008年4月,他开通了个人博客,取名“上官正义”。
“取名‘上官正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主要受同事、朋友影响,发现当时快速兴起的论坛、博客等新兴社交媒体,可以帮助我寻找一些打拐或犯罪线索。”但“正义”二字包含了“从父亲身上、少林寺以及部队获取的某种埋藏在内心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正义解救的孩子越来越多,粗略统计已达130多名。但行侠仗义的荣誉感过后,他面对的经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场异地解救下来发现自己花了八九千元,甚至一万元,也会心痛。”
可是下次,上官正义依然会毫不犹豫再次出发,“行动一来,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但许多人对他“花自己的钱,帮别人办事”很不理解,包括“许多公安机关都不相信”。
2009年8月,网上一条“卖孩子”帖子引起了上官正义的注意。2009年8月12日,他以买家身份赶到双方约定交易地点福建漳州,并立即和当地警方取得联系,“公安机关半信半疑出了警”。
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以各种借口与上官正义电话周旋,始终不现身。当地警方慢慢失去了耐心,蹲守3个小时后,撤出大部分警力,留下两名警察。最后,警方在一家宾馆当场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一名两个月大的婴儿。
长期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上官正义练就了一身本领,不仅自学法律法规,还研究犯罪心理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次,他拿着报社刊登的其事迹及侧面照片,与人贩子见面时,指着照片说“我万一是这个人怎么办?”对方说,“那你就不会拿报纸给我们看。”
2009年,上官正义的打拐志愿行动,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重视。这一年,公安部两次邀请他参加“打拐”座谈会介绍经验。公安部有关领导表扬说,“我们公安机关需要你这样的人。”
这一年开始,上官正义逐渐转变打拐方式,不再轻易赴异地解救,而是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汇报给公安部专项人员。2012年,他加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公益基金,辞去跆拳道教练工作,将打拐等公益事业视为日常工作的全部,“变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2013年,上官正义协助公安破获一起买卖户口案时,又有了新发现:河南驻马店一家中介公司与当地和警方串通,专门为一些家庭买的孩子洗白身份,从而形成了“这边公安在‘打拐’,那边公安在为‘非法’孩子上户口”的局面。
此次河南卧底上官正义身份被泄露,“险些被干掉了,事后想想挺怕的。”他意识到,“我们国家户籍管理存在漏洞,不仅要打拐,还要‘防拐’。”于是,他深入全国28个省市调研,撰写了我国户籍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报告。
2014年、2015年两会期间,上官正义将报告浓缩为4300多字的《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建议》信,分别向全国人大、政协做了投递。其中,投递给公安部的信件,得到了有关领导的批示。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关注流浪乞讨儿童及拐卖儿童犯罪至今,上官正义已协助各地警方成功解救被拐儿童130多人,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大批,解救被骗传销人员2000多名,资助贫困地区学生210人,被央视提名为2010年感动中国候选人,被《都市快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好人”,被多家媒体誉为“民间打拐英雄”。
但现在上官正义也遇到了诸多麻烦。比如:辞掉工作,收入锐减;经常和犯罪分子较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严重,“有时候吃了安眠药,也只能睡到两个小时”;2009年,福建漳州警方解救的被拐孩子至今没有找到父母;云南鲁甸警方解救的男孩快13岁了,还住在残疾人学校,“三年级都上好几轮了”等等。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名字均做了化名处理,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