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式治污”难题

环境好经济差挨骂,经济好环境差也挨骂

环保部官员约谈河南南阳官员时指出,南阳市政府环境保护不作为,除了环保部门在忙活,其他各部门基本不管。这次“毫不客气”的约谈,为目前南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敲响警钟。

  

河南省南阳市市长程志明最近被骂了两次。先是823日,当地因为环保问题,被环境保护部(简称环保部)约谈,引来网友恶骂;紧接着,他向社会公开道歉,又被骂得不轻。

“我觉得市长被骂很冤枉,因为南阳的环保问题,是经过长时间发酵才爆发的。”南阳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苏军(化名)介绍,程志明从20135月开始担任南阳市长,任期内,他通过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等多个实施方案。

记者了解到,这三大工程最终目的是要“力推生态环境保护和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另外,南阳环境质量排名为全河南省第四;有数据还显示,在其被约谈前的17月份,该市PM10PM2.5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15.8%24.8%

所以,823日,南阳市主要领导被环保部约谈时,他们觉得很惊讶,但环保部有关领导对南阳却“毫不客气”。

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主任刘长根说:“我们发现,南阳环保工作除了环保部门在忙活,其他各部门基本不管。”

“我觉得刘长根主任的评价很中肯,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我们环保局又管不了别的单位。”苏军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我们这没人、没钱、没设备,就是想做好,得先有那个条件。”

约谈、撤职、道歉、关停

     

南阳是淮河发源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区及渠首所在地,区位位置十分敏感。尤其是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这个“世纪工程”里流淌的水,更是被赋予“政治之水”。

但环保部在今年823日约谈南阳时指出,纳入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建设的26个污水处理设施和31个垃圾处理项目运行管理不到位;库区周边旅游观光项目大多没有合法手续,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南阳市虽然制订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等实施方案,但与河南省政府有关要求相比,在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方面均存在差距”。环保部还指出。

另外,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将南阳存在的问题总结为6个方面,包括环保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水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面源污染问题尚未引起重视、部分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突出以及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值得关注的是,南阳市桐柏县明星化工、淅川铝业、新野县腾飞纸业、新野纺织、南阳晨光化工、西峡县宛西制药等一大批企业因为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直接上了环保部约谈文件。

日前,南阳市人民政府一副处级官员说:“从被环保部约谈到现在,我们几乎没休息过,都是在没日没夜地干,总得给社会一个交代。”

这个交代首先是,824日南阳市环保局局长宋宽军被免职,但原因不详;紧接着,南阳市长程志明以一句“深感愧疚”向全市人民道歉。然而,此举并没有什么用,还遭公众指责。随即,南阳地区一大批违法排污企业遭整治。

有南阳非公开信源透露,被约谈后,当地21家建筑、拆迁施工工地被要求停工,19家重点工业被要求限产、限排,25家单位的燃煤锅炉被要求治理。

南阳市环保局虽未向记者证实这些数字的真实性,但对方承认:“的确关停了不少企业,有的可能要永久性关停。”

而在南阳不少官员看来,当地环保工作出现问题,存在诸多实际情况。“因为这里是南水北调水源地,环保压力肯定比任何地方都大,从中央到省里面,经常给我们打‘预防针’。”上述副处级官员说。

按照这位官员说法,南阳将很多环保精力投在了南水北调保护上,在其他环境保护方面就没跟上,“主要还是人手不够造成的。”

但记者问道“如果人、财、物都充沛情况下,南阳环保工作会提高到什么程度”时,该官员思考了几分钟说:“这个问题还真没考虑过,或许不会有质的飞跃吧。”

另据记者调查,虽然目前南阳不少部门为破解环保难题,都行动了起来,但多数还停留在各种文件之中,“环保部门下去查办环境问题的人也不少,但短时间内很难带来大改善,这是事实,不容回避。”上述官员还称。

有争议的内河治理

     

环保部在约谈南阳时,重点指出了该市内河污染现状,这一问题也是当地环保问题的重中之重。

环保部华北督察中心主任刘长根表示,南阳市城区内河已完全失去自净能力,成为纳污河渠。由于沿河多家企业工业废水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通过排污口直排河道,河道内垃圾遍布,污水横流。

日前,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南阳市区主要内河温凉河、梅溪河等河道走访时发现,这些河道目前基本处于难治理状态,虽然已经环保部约谈数日,但河道内污水依然未经处理,排入白河。

白河被誉为南阳市的母亲河,源于伏牛山玉皇顶东麓,经南阳最终流至湖北襄樊注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水。而南阳市区多条内河的污水,直排白河的现象已存在数年。

实际上,早在201310月,南阳市出台方案,宣布用4年时间对中心城区内河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计划到2016年年底全面实现根治内河污染。

可这一工程从启动之初就伴随着争议。第一个争议是拆迁:按照官方数据显示,仅仅温凉河综合开发,沿岸单位和居民房屋总拆迁量达到46万余平方米。

“不是城中村改造,只是内河治理而已,内河治理你把河治理好了,水弄清了,两边绿化好就成了,不用大动干戈地这么拆吧。”虽然该工程已实施两年多,但沿岸居民仍有颇多怨言。

记者调查得知,南阳市政府划出了温凉河沿线28米红线,在红线范围内的沿岸房屋必须全部拆除。

南阳官方信源还说,“沿河绿带的控制宽度原则上为28米,适当区域向外扩展延伸”。而这一举动,被沿岸群众看做是:“打着河道改造名义,搞商业开发。”

记者从权威渠道证实,温凉河综合开发,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沿岸滨水街区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该工程启动后,伴随着温凉河综合开发建设,各种房地产项目纷纷上马,楼盘在对外宣传时,也毫不避讳将温凉河改造写进广告语中,多个楼盘销售人员说:“我们就是乘河道治理的东风。”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获悉,温凉河综合开发涉及治污的方面有:“清淤疏通工程和截污治污工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两项工作,均还没完成。

南阳市政协一官员对记者说,该市在加快推进温凉河综合治理的同时,还计划对分阶段对市区的梅溪河、三里河、汉城河、护城河、十二里河、溧河都进行综合治理,但没有想到被环保部约谈了。

另外,在2014年,河南省环境保护厅首次公布了全省城市河流水质排名,南阳梅溪河以最浑的现状排在末尾。

还有一个细节是,记者在采访期间询问南阳群众,该市内河在什么位置,很多群众答道:“闭上眼,闻吧,臭的地方就是。”

严峻的是,目前南阳市主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仅为60%左右,远不及“十二五”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5%以上的国家规定。

另外,南阳市白河南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10万吨/日,由于污水主干管网和分支管网迟迟难以连通,实际进水量不足1万吨/日,造成城区白河以南地区40余万人的生活污水基本处于直排状态。

记者在南阳桐柏县、内乡县、淅川县等地采访时也发现,这些县城中心的内河,也全部沦为纳污河。

矛盾难解

     

记者调查发现,南阳地区还普遍存在污水处理厂不正常启用的现象,其中能证实的有,该市13个产业集聚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无一正常运行。

这种情况,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也比较典型。接近该县主要官员的宋占伟(化名)说:“环保设备为什么不敢开,因为开了就得花钱。”

按照他的描述,建设污水处理厂费用由当地财政承担,日常运行费用也要吃财政,“一个污水处理厂,每天运行成本接近5万元,而在环保设施上的投入,是没法收回的。”

这一现状又直接导致了其他矛盾:如果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就达不到环保要求,可正常运行的话,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据我所知,上面对于这方面的资金补助是很有限的。”宋占伟拿“放水养鱼”来形容南阳的环保困境,“上面不放水,怎么让我们养鱼。”

宋占伟还举了一个例子:“这就相当于我们常谈的身体保养,能吃饱喝好,有了闲钱才能保养,环保也是这个道理,现在连保护都还难做到,怎么去谈治理和维系呢?”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钱的问题,但在很多方面,钱又不是万能的。”宋占伟说道,“很多企业也面临这问题,如果不上环保设备就不能开工,上了不运行也不符合政策,但运行起来的费用,大多超过利润,加之近两年各行业经济形势不好,所以企业违法排污的情况突出。”

他拿淅川县举例说,如果想彻底解决环保问题,县里企业基本得关完,可关闭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是,财政收入上不去、失业人员增多等。“这估计是全国大多城市面临的难题,说到底还是环保历史欠债太多。”

“南阳政府这两年一直在还环保欠债,但还债速度赶不上环境质量要求,所以矛盾凸显。同时,对南水北调工作的重视让周边水质保持良好,也掩盖了一些细节问题,今后的工作一定要抓细抓深抓实。”河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马新春说。

“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环境一好,经济就差,经济一差,老百姓就不愿意,老百姓想看到的是,经济和环境都好,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不是通过一次约谈就能解决的。”南阳市政府一副秘书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