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系列民间借贷案追踪

章毓东、项彩芬夫妇集资案,以及戴育仁集资案、施晓洁集资案,这三起民间借贷案件,代表了温州信贷危机爆发以来的三种不同的民间资本在坊间角逐的路径。

最终,违法者都难逃法律的惩罚。

 

民间借贷活动始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江浙,以民营经济发展扬名海内外的温州尤甚。

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7月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其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

这一情况在当年的温州官方的文件中得以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1/6左右,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总额的1/5

参与规模、社会影响可见一斑。

然而,自2011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危机以来,由资金断链而引发老板跑路、债权人跳楼等事件、案件开始频发。

本社记者对温州民间借贷的关注,始于2011年底曝出的“温州版吴英”施晓洁案。此后,记者相继披露了发生在温州的几宗影响较大的民间借贷集资诈骗和非法吸存公众存款案。如今,这些曾经被本社记者报道的案件,有的仍在审理之中,有的已经尘埃落地……

“温州版吴英”施晓洁:

错爱,迟来的悔

80后”女子施晓洁,温州顺吉集团原出纳,是该集团董事长施顺吉的亲侄女。

因为这层关系,让这位有着多届温州市人大代表头衔的温州永嘉籍商人备受煎熬。

20111027日,施晓洁因涉嫌“非法集资涉案7亿余元、非法承兑汇票5亿余元”而正式被温州市永嘉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其夫刘晓颂,其他涉案7人亦被刑拘。

“涉及这么大的金额,是我没想到的。”施顺吉在此前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多位债主认为,这些钱流进了顺吉集团。这怎么可能呢?晓洁在外集资的情况,我根本不知情。”20111128日,本社记者以《“温州版吴英”被抓,巨资去向不明》为题,对施晓洁涉嫌非法集资案进行了报道。此后,施顺吉给记者发来了该企业经金融部门核查后得出的报告书,证明该企业及个人与此案无关。

然而,其侄女施晓洁及其他涉案嫌疑人等来的是司法的审判。

“我想对所有受害者说声对不起。我对不起他们。”

2014318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温州中院)第四法庭上,被告席上的施晓洁说出这番话时,她的父母在旁听席上抱头痛哭。

对于婚姻、爱情,她说:“经过这么多时间,我想了很多,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太爱这个男人(指刘晓颂)了,但是我得到了什么?可我得到的是他的欺骗,他给别的女人买车买房,用钱是几千万几千万的……”

同样站在被告席上的,其丈夫刘晓颂近在咫尺,她却始终没跟他说上一句话。

温州中院审理认定,2007年至20118月间,施晓洁明知自己不具有偿还能力,以帮顺吉集团融资、帮企业还贷、投资等名义,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被害人胡某等23人非法集资,并将大部分集资款用于归还他人借款、利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实际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30512.74万元。

201012月至20119月期间,施晓洁为筹集资金归还他人借款及利息,以经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为名,收取他人的银行承兑汇票后,没有支付相应贴现款,实际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16327万元。

2008年至20118月间,刘晓颂以帮顺吉集团融资、帮企业还贷、投资等名义,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向他人集资,并将相关款项以更高额的利息“转借”给施晓洁使用,收取施晓洁支付的利息计1亿余元后,除归还部分借款、利息外,将大部分资金用于挥霍、隐匿,实际骗取被害人资金共计5240.715万元。

审理后,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宣判,施晓洁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刘晓颂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30万元。法院还责令两人退还违法犯罪所得,返还受害人。

对于上述判决,施晓洁、刘晓颂二人提起上诉。

2014925日,温州中院受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浙江高院)委托,代为宣判二审裁定,驳回施晓洁、刘晓颂的上诉,维持原判。 

施晓洁案尘埃落定,但在温州,非法的民间资本逐利游戏仍在继续,如此后发生在温州老字号——“海鹤药业”三任掌门人之间的借贷纠葛,更是跌宕起伏……

“海鹤药业”

三任掌门人的穷途末路

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海鹤药业)在当地有着300多年历史,但因各种原因也遭遇了发展的困境。

危难之中的这家老字号企业被温州商人戴育仁接手后,不仅没有让其走出困境,反而被一步步推向了深渊……随后,奄奄一息的海鹤药业及温州市兴瓯医药有限公司(简称兴瓯医药)被戴育仁倒手给温州知名商人张福林、叶可为、张君平等人。

直至相关案件相继发生,曾经风光一时的4人先后落入法网。

4人因海鹤药业、兴瓯医药产生了何种纠纷和债务?据戴育仁案之起诉书载明:20102月,戴育仁大量集资后无法支付本息,后由张福林代为偿还集资款2亿元,并由张福林接管有着巨额债务的海鹤药业、兴瓯医药。同年4月,张福林退出海鹤药业、兴瓯医药,经双方核算,戴育仁欠张福林9026万余元。在此期间,戴育仁又以5亿元的虚高价格将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两个包袱甩给了叶可为、张君平。后叶可为、张君平替戴育仁偿还海鹤药业、兴瓯医药的贷款及戴育仁的个人借款……

201341日,本社记者以《温州再曝民间借贷敛财大案》为题报道了戴育仁涉嫌非法借贷案。 

记者获悉,叶可为案是4人中首个审理的案件。2014418日被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责令其退赔各被害人的经济损失。

公开资料显示,叶可为出生于温州,归国华侨。31岁那年,他带着妻子到意大利做外贸生意。在意大利,叶可为担任过罗马贸易总会常务副会长。2006年,已成为成功人士、拥有1亿元资产的他回到温州,创办温州百顺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该担保公司在温州本地口碑不错。另外,叶可为也曾是温州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侨乡协会副会长。 

2009年底,因叶可为与戴育仁有资金借贷方面的关系,时任温州民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福林极力推荐叶可为投资医药行业,入股海鹤药业和兴瓯医药共同经营。

彼时,叶可为并不知道海鹤药业转让得并不干净。对实业较为陌生的他刚接手海鹤药业时显得雄心勃勃,直至大梦惊醒。无奈的他负责任地扛下了前任留下的巨额债务。

巨债压力之下,叶可为开始铤而走险。

“我是一个很执着、很认真的人。”他曾表示,即使是为了公司经营举债过亿,他也没有选择跑路。2012717日,叶可为在温州光正大律师事务所会议室与债权人协商还款事宜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接下来接受审判的就是腾挪海鹤药业的关键人物戴育仁。2014819日温州中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其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同时责令戴育仁退赔全部非法所得,返还被害人。

因证据不足,温州市中院并没有认定检方提起的戴育仁涉嫌集资诈骗罪名。对此,申诉人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被驳回;2014910日,申诉人向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2014912日,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作出抗诉请求答复书,决定不予抗诉。之后,申诉人将申诉材料递交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待进一步处理结果。而戴育仁一方也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并已上诉至浙江省高院。至今,此案未结。

201411月,与叶可为同任海鹤药业的前老板之一张君平(占20%股份)也接受了审判。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张君平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其退赔各被害人损失。

与上述叶可为和戴育仁不同的是,张君平于2013417日向公安机关自动投案。案发后,部分被吸收资金人员已对张君平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并出具谅解书。并已偿还上述被害人大部分款项,于是法院酌情从轻处罚,故而作出上述判决。

海鹤药业的另一个“掌门人”张福林自2013327日落网后,一直关押,直至2015320日在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张福林曾担任温州市担保协会副会长、温州民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他和妻子等人以资金周转和高额利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11年下半年,温州发生借贷风波,张福林投资的资金被套牢,资金链出现断裂。20131月,无力还债的张福林和妻子先后偷渡到越南。2013327日,张福林等人被越南警察抓获。 

龙湾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张福林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元。另外,张福林、叶挺英等人还欠被害人1.25亿多元,被责令一并归还。

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张福林被称为温州的“担保巨头”,其非法所得大多用于高利放贷。有媒体称,张福林一手创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高利贷王朝”。随着张福林案发,温州市整个担保行业遭受了一场地震,不得不进行惨痛的洗牌。

值得庆幸的是,在温州市中院的牵头下,20134月,海鹤药业及关联企业司法重整成功,获得新生。

不过,围绕“海鹤药业”展开的这起民间借贷案件在温州引发的“蝴蝶效应”至今还未消弭,这些当事者曾经个个都是温州经济发展大潮中的弄潮儿,而如今落水,令人唏嘘。

而下面这起案件中,则表明民间借贷不仅仅是圈内人玩的游戏,而更多的是温州民间资本在坊间积聚到一定的时候之后,反映出部分普通众生借此逐利的盲从。

夫唱妇随,夫妻双双进班房

 

这起民间借贷案的主角是一对夫妇,丈夫叫章毓东,47岁,原经营3家公司;妻子叫项彩芬,44岁,无业。

201334日、71日,温州市龙湾法院两次开庭审理,后又分别退回龙湾区人民检察院(下称龙湾检察院)补充侦查。在庭审之前,龙湾检察院已经有过两次“要求温州市公安局龙湾区分局(下称龙湾分局)重新补充侦查”的记录。

章毓东、项彩芬夫妇从2008年开始至20119月期间,未经金融部门许可,以月息1.5分至3分,采用口口相传的形式向社会不特定132名债权人非法吸收存款累计3.979亿元,再以4分至6分的高息放贷给他人,以赚取利息差价。

201111月,章毓东夫妇因资金链断裂出逃江西,同时被龙湾分局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调查。20123月,二人被抓回温州,39日被温州市公安局龙湾区分局刑事拘留,412日依法逮捕。

2013826日,本社记者以《温州再曝巨额借贷纠纷案》为题报道了该案。

此后,龙湾法院的判决仍让债权人不服,并继续上诉至温州市中院。

2015313日,温州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被告人项彩芬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章毓东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犯购买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责令章毓东、项彩芬退赔一切违法所得。

对此,温州市中院认为,章毓东、项彩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大肆向社会不特定人非法募集资金,数额特备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章毓东又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行为还构成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均成立。对章毓东应数罪并罚。

另外,章毓东、项彩芬将所募集的数亿元款项主要用于高息套利,未用于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温州市中院还认为,二被告人无视风险,在收回本息极不足额、极无规律的情况下,持续肆意出借集资款,并高息借入汪振松等人款项以维持资金运转,造成亏损进一步扩大,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定性为集资诈骗罪。同时,二被告人的行为给众多被害人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社会危害大,犯罪涉及面广,应依法严惩。

在对二人的量刑上,温州市中院则认为,章毓东、项彩芬系夫妻,章毓东直接出面向部分被害人借款、出具借条,数额特别巨大,并与项彩芬共同决定集资用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大,系主犯。相比较而言,项彩芬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时间更长,具体负责集资款运转操作,本案所涉多数被害人均与项彩芬直接联系后商定借款事宜,项彩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较章毓东更大,故作出上述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