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式”监所管理新模式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公安局看守所为确保监所安全,兑现责任重如泰山的职责承诺,先后制定入监检查、监室安全检查、巡视监控工作、严管“牢头狱霸”、大要案重点人员关押等新制度……

  5年来,靖安县看守所以制度保障监所安全,以“量化式”考评机制检验制度的运行效果,确保监所秩序和安全管理。

 

      一张纸条,可能就会改变审判的结果;一颗铁钉,可能就会引发严重的监所安全事故;一个监管漏洞,可能就会给试图“越狱”的在押人员提供良机……

  安全是监所管理的底线,也是监管民警的核心使命。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公安局看守所为确保监所安全,兑现责任重如泰山的职责承诺,先后制定入监检查、监室安全检查、巡视监控工作、严管“牢头狱霸”、大要案重点人员关押等新制度,并通过《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将监管民警和在押人员的“表现”进行量化赋分。

  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出台,不仅充分调动了监管民警的积极性和在押人员的自觉性,确保监所秩序和安全管理,也为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优质服务”作用。

监所安全的“守护者”

    

    20121211日,初冬寒意已深。伴随着“警笛”声长鸣,一辆警车停在靖安看守所门口,民警押送故意伤害致死案的犯罪嫌疑人吴猛(化名)到看守所办理关押手续。

    在简要搜查后,民警李军决定办理交接手续。此时,李军回忆起所领导曾多次要求民警“不被外表迷惑、不受外界影响、不让情感左右”的教导,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再次回到检查室,李军按所里的制度规定,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对新入所人员进行全身立体搜查。最终,在吴猛的棉袄衣角处发现了一颗略带锈迹的铁钉。

  “入监所的检查工作是监所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这条防线不牢固,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该所所长余绪满告诉记者,要确保所有监室以及关押人员不藏匿违禁违法物品出入监所,必须把好新关押人员入监区前的第一关。        

  20135月,靖安县看守所出台《出入监所立体检查法细则》,细则要求两名以上民警对新入监人员及出入监所的在押人员进行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全身立体检查。

  “在押人员匿藏违禁品与隐患排查就好像是‘猫捉老鼠’,大家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往往就是真正的匿藏之处,如果我们的搜查人员因有顾忌而刻意回避某一区域的话,那么,在这场较量中,我们就输了。”曾多次参与大检查的民警小张认为,“只有让每一名在押人员都知道‘大检查’没有盲点,知道匿藏违禁品一定会被发现,才能真正切断匿藏违禁品的思想根源。”

    没有高科技设备,靖安看守所民警在现代化仪器匮乏的情况下,采用“人检”这种原生态的方式,尽可能遏制违禁违法物品的出入,以“立体式安全大检查”对监室进行地毯式检查,有效确保监所的安全。

在押人员的“励志学校”

    

    监所安全的隐患排查与防范极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了安全事故,但要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心理引导。

    在入监所之前,在押人员曾是官员、老板、民工等。由于刑期、社会背景的不同,造成了在押人员心理上的极大差异,这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于是,靖安看守所以各监室为单位,从人性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制度,每日进行军事化管理考核评比,凡分值高的监室不仅可获得“流动红旗”的精神“粮食”,还可获奖一碗“红烧肉”的额外奖励;相反,分值较低的监室,负责其监室的管教民警当月的绩效考核将扣分处罚。

  靖安县看守所出台的《军事化管理考核评比细则》包含卫生、文明等11个评比项目的内容以及打分细则,让每一名在押人员都清楚“竞争规则”,例如:地面、铺面每发现一个小杂物扣0.1分等等。“考评细则”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照亮了我们‘重生’的道路。”在押人员王峰(化名)称,他因为家境贫困,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在工地干苦力,后因偷盗建材被判刑入狱。王峰回忆说:“由于来自农村,一直挺自卑,觉得未来很迷茫。一次监管民警在每日考评检查我们背诵监规时,发现我将‘不准喧哗吵闹’读成了‘不准吵闹’,所以就按评比细则扣了我们监室0.2分,而就因为这0.2分,使得我们监室原本可以得优秀、得奖励,却最终失之交臂。”

  “检查完后,我心里十分羞愧和内疚,没想到,不一会,管教民警来到监室,还带来了一本小字典。民警指着监规里‘喧哗’两个字问我知不知道怎么读,我看后摇摇头不敢说任何话,民警拿出字典,在教会我查阅字典后,帮我在字典上写上了我的名字。”

    王峰指着“流动红旗”自豪地称:“监所就像是一所学校,监室就是一个宿舍,它让我们学到了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只要努力付出依旧可以得到肯定和认可。”

  在这里,优劣一目了然,差距有规可循,明确的考评指标、通过科学的考核量化,将监管民警及在押人员的“表现”数字化,激发出监管民警前所未有的奋进活力,激励着在押人员的积极性和悔过信心,让每一名在押人员焕发出“重生”的活力。

    20154月,宜春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万秀奇在视察该所时,看到整洁的监室和方方正正的被子时,称赞“可与部队媲美”。

创新管理的“探路人”

    20146月,监管民警张忠的高中同学周涛突然打来电话,盛情要求张忠参加其生日聚会。

    按照约定,张忠提前半小时来到张忠家中,发现屋内只有周涛和一名穿着讲究的男子在喝茶,并不像是生日聚会。见张忠疑惑,周涛笑着解释,之所以谎称生日聚会是怕张忠不来。

    原来,这名男子是省城某企业的一名老板,他有一朋友因职务犯罪遭查处,因处于侦查阶段暂时羁押在靖安看守所,而“骗”张忠前来是希望“了解”下其朋友的近况,并请求张忠帮忙携带一些日常用品。“不清楚、不知道”,张忠断然拒绝对方的请求,并迅速向所长汇报。

    实际上,作为监管民警的张忠确实对“案情不清楚”。看守所所长余绪满介绍说,该所为了杜绝跑风漏气,确保办案单位侦查办案和正常诉讼,针对各类大、要案嫌疑人、重点人员关押采取专项管理,并出台了《靖安县看守所大、要案重点人员关押专项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该所凡接收重点人员时,均采取分人别类进行分析研判,要求任何民警不得与重点人员闲聊及谈论案件;民警不得以任何理由接触该重点人员的亲朋好友等等。

    靖安县公安局局长杜志刚说:“看守所的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四字目标:‘值得放心’。”

    5年来,靖安县看守所以制度保障监所安全,以“量化式”考评机制检验制度的运行效果。截至目前,该所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靖安县看守所在全市监管系统评比中连续2年排名第一,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公安基层单位”、靖安县公安局“红旗党支部”“监管系统全省免检单位”,曾多次荣立集体三等功等荣誉,成为靖安县公安机关的一张闪亮“名片”。

(文中监管民警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