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昭平法院奏响阳光司法“四重奏”

    本报讯(记者罗宗明 通讯员周任超) 今年以来,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人民法院立足于4个平台,奏响了阳光司法建设的“四重奏”。

    新媒体构建民意沟通好桥梁。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将法院的日常活动、案件审判的信息、司法诉讼的提示,用“讲故事+图片+视频”的方式,向网友传播法院信息。同时,对群众高度关注、社会影响较大案件的案件在微博上开展“庭审直播”,向社会公众全场展现庭审过程。目前该院正在积极申请开通官方微信,开通之后,将进一步深化“阳光司法”建设。

    主题活动实现司法公众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组织代表等旁听案件庭审;开展执行听证,邀请各界达标现场监督和了解执行案件进展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件,开展案件阳光评议;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和公众零距离接触法院,监督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发布法院重大信息。

    裁判文书上网常态化。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要求各庭按月认真填报裁判文书上网清单,再由审管办负责全院裁判文书上网清单的汇总,并有专人负责将需要上网的案件上传至裁判文书网。目前,该院依法应上网公开的裁判文书上网率达到100%

    信息查询便民利民。开通了昭平县人民法院“阳光司法网’,提供案件信息等相关查询。开通诉讼业务短信提醒功能,在确定开庭时间后,免费向案件当事人发送诉讼业务短信,告知其案件案号、承办法官开庭时间等信息,消除当事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顾虑,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