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铜川市法院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
创出新做法 取得新成效
本报讯(记者冯雷 □胡雪梅) 今年以来,陕西铜川两级法院在“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中,按“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开拓创新,采取查排案件迅速及时、因案施策果断执行、点对点查控、拉网式查询强制执行等一系列新举措,较好地解决了“执行难”这个老大难问题。耀州区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有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示范法院”。
及时排查案件明思路。自去年11月开始,铜川法院“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启动后,铜川中院执行局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市两级法院相关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对需要纳入本次专项行动打击对象的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进行了摸底、甄别。在收集、掌握证据材料的基础上,对行为人的行为性质进行认真研究,实事求是地依法作出分析判断,制定相应措施开展执行。
因案施策果断执行。铜川法院对有充分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态度恶劣的被执行人,果断采取司法拘留措施。铜川市某建材公司和陕西某水泥公司承包合同一案,法院在立案后依法向被执行人陕西某水泥公司送达执行通知书,但陕西某水泥公司员工拒不签收相关法律文书,执行干警依法做法律释明,告知其妨碍执行的法律后果。被执行人在意识到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后,3天内按照执行通知书要求,按期将判决确定的100余万元转到法院账户,并与申请执行人实现和解。
拉网式查询强执行。铜川法院借助网络,采取了点对点查控、拉网式查询,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集约化查询。程山申请执行陕西一房地产有限公司、西安为民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西安力远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远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身伤害责任事故纠纷一案,申请执行人因工程事故高位截瘫,急需治疗费用。执行法官周密制定执行方案,充分借助银行网络点对点查控机制,查找被执行人人民币银行账户110余个,经过近半个月高强度拉网式查询,终将200余万案件款足额执结,确保了申请执行人权利得以兑现。
特困救助彰显司法关怀。铜川法院继续加大对刑附民和交通责任事故特困当事人的救助力度。经过认真甄别,对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按照规定向省、市两级司法救助委员会争取司法救助款16.3万元,救助6案14人,彰显了人文关怀,维护了社会稳定。
截至目前,铜川全市两级法院共采取查封措施41案次,扣押17案次,冻结62案次,扣划55案次,拍卖13案次,罚款9人次,司法拘留8案8人次,并逐案责令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2例,涉及失信情形68人次,其中8案被执行人随后自觉履行了义务。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移交拒不执行案件的犯罪线索2件,采取司法拘留8案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