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人生经历是花钱买不来的”
■对话
记者:有人说你钱赚够了才去做法官,你怎么看?
商建刚:真的不是,钱如果想赚,永远赚不够。做律师绝对不是赚钱的行业,说做律师为了赚钱这是个伪命题。我复旦校友梁信军刚捐出1个亿,我一辈子也赚不了1个亿。如果讲奉献,我差远了。我做法官有合理的理由,1999年我做互联网律师时没人知道什么叫互联网律师,到今天我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法律的发展。现在有机会变换一个角色参与国家的司法体制改革,丰富人生经历是花多少钱买不来的。
记者:怎样适应从律师到法官的心态转变?
商建刚:没做法官前,我已经是两个仲裁机构的仲裁员,角色有点像法官,我肯定对一个案子的处理有自己的建议。客观说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我还没做过法官,听说法院会安排资深的法官来带我,不会一开始就扔一两件案子给你,虽然现在讲“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但整个法院的审判还是一个体系。有同志说这个事不是很急,现在重要的是要适应法院的环境,应该会有一个导路机制,法官会带我在合议庭做一个审判员,学习怎样写及整理原告的诉请、被告的抗辩、原告证据、被告质证意见及本案焦点等,再独立做一个法官。
记者:有预想到做法官后最大的困难吗?
商建刚:我现在比较紧张的是,我怎样和我的新同事愉快工作,现在媒体把我拔太高了,全国那么多法官。法官是门技术活,还是要看你能否把一个案子办好,赢得同事的尊重,我现在还没出成绩,结果被拔这么高,我很紧张。我至少要让身边的同事,让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不是奔着名气来混几年再出去干律师。我在法律行业还有很长一段路,我希望尽快适应法院的环境,一个是业务上,一个是心态上。
记者:现在有一些法官选择辞职做律师,你怎么看?
商建刚:不同的选择是因为“人各有志”,我觉得这是司法改革带来的好现象,正是因为他们觉得司法环境变好了,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其他理想。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现在法律需求确实在增大。
记者:3年服务期后,会离开法院吗?
商建刚:希望可以长久留在这个岗位上,不准备考虑其他的想法,这就像“谈恋爱、结婚考虑得都是天长地久,如果不是这样,心态就会不好,也不会投入”。我是抱着奋斗终生的心态来的,我没想过哪天会撤,想做就做好。我会很享受做法官的工作生活,这符合我的性格比较内向,我喜欢宅在家里看书、看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