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助学贷款再出新政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7月10日,在国新办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解读国务院日前通过的《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时表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将进行调整,此前存在的部分跨地区继续攻读学位的借款学生无法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政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款压力较大、一些在财政困难省份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贷款代偿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等问题都将有望解决。
据了解,我国助学贷款制度不断完善,自1999年以来,国家助学贷款累计发放1200亿元,惠及1100多万学生。仅2014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额就达到160多亿元,占当年高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的1/3以上,惠及28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当年普通高校在校生的1/10以上。
杜玉波表示,从经办银行的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借款学生都能按照合同约定还款,总体上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情况良好,在风险补偿金的可控范围内,但助学贷款在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政策有六项:学生在读期间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贷款最长期限延长至20年;还本宽限期从两年延至三年;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考核制度以及进一步落实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政策。
杜玉波介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的目标有三点:切实减轻借款学生的经济负担,使学生更加方便地办理和偿还贷款;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部门及时足额安排贴息及风险补偿金、金融监管部门要完善助学贷款考核制度、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和征信宣传;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