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部:进一步实现法律援助便民化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7月2日,国新办举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有关情况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表示,司法部正和发改委共同研究,将在法律援助服务窗口方面作出标准化的设施建设。
赵大程介绍,法律援助既是一项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党民生领域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意见》提出,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法律援助的便民化,从组织形式看,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即在乡镇、街道、社区,人民群众聚集的地方要有法律援助专门的工作站和人员。同时,还要根据法律援助对象的特殊情况,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或者行动不自如的重点人群,提供这种便利化的服务。
赵大程透露,司法部将在临街一层设立法律援助的便民服务窗口,为残疾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无障碍通道等等。根据服务对象身体的情况和身心的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增强法律援助咨询的可及性,让人民群众在自己家里,或者是出门不远处就能够获得法律援助的咨询和帮助。
据了解,目前很多城市实行了法律援助“半小时”“一小时”服务圈制度。赵大程表示,时间还可以大大缩短,不是“半小时”“一小时”,甚至几分钟都可以及时地提供服务。现在司法部和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要进一步改造和提升“12348”法律援助热线,要让这部社会化法律咨询平台真正让人民群众用得上、用得好。要为特殊人群包括社会救助人群,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未成年人,还有领取工伤补偿的农民工等其他社会特殊困难的对象,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标准,给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快捷办理法律有关援助的事情等等,下一步司法部还要进一步深化有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