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呈现四大特点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6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有关情况时,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介绍称,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发现,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涉嫌罪名主要集中在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二是涉案人员主要集中在林业、环保、水利、国土等部门;三是窝案、串案较多,权钱交易问题突出;四是造成损失巨大,危害十分严重。

  李忠诚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主要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不作为,比如违法行使审批权、放任相关企业随意排污、以罚代刑等;生态环境领域渎职犯罪主要集中涉及水利、林业、环保等负责污染治理、环境监察、环保资金审批的部门,且多为基层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在查办案件中,涉及人员、领域、部门和罪名广泛,窝案、串案较多,且渎职犯罪与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相互交织,呈现案情复杂化。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介绍称,20141月至20154月,检察机关依法及时介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深挖破坏环境资源现象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共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89581人,查办渎职犯罪11231582人;共批捕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嫌疑人10084人,起诉28707人;共监督行政机关移送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18662229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16391984人。

  最高检侦查监督检察厅副厅级检察员刘慧玲称,最高检今年挂牌督办的第一批12起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数量巨大、污染环境后果严重、犯罪情节恶劣的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中,目前10起案件已取得明显进展,多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准逮捕、提起公诉,3起案件已做出有罪判决。另外,最高检第二批挂牌督办的11起案件通知已会签,即日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