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坚持总会令人感动

    初见孔立菊是在2013年夏天一个炎热的午后。

    当时,受单位指派到鞍山市法学会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孔立菊的穿着与别人有些不同,即使是在30多摄氏度的夏天,她也穿着长衣长裤,显得十分另类。

    后来,才得知她身患重症,才得知身患重病的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

    采访归来后,《民主与法制时报》刊发了《法学会里的“小人物”》一文。

  文章刊发后,本以为采访已经告一段落,孔立菊或许也就成为我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但事后的故事却令我很感动,同时也让我在感动之余更感欣慰。

  

平凡坚守者的非凡荣誉

  

    2014年末,中国法学会机关组织党员学习,拿到学习材料时,我略有震惊——材料中的内容是熟悉的孔立菊。彼时,中国法学会发文号召全国法学会系统学习孔立菊同志的先进事迹。

    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孔立菊的事迹已经得到中国法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亲自批示“孔立菊同志的事迹是平凡而不平淡”。同时,其他法学会领导也先后进行了批示,号召向孔立菊同志学习。

    随即,全国法学系统掀起了向孔立菊学习的热潮。

    也就是在这样的机会下,我很荣幸地随同中国法学会调研组,再次赴鞍山采访孔立菊。

    那一次,中国法学会邀请了中央以及地方的主要媒体对孔立菊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孔立菊的先进事迹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那次的采访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令我至今难忘。

    那天,孔立菊的爱人齐东远受邀接受采访,他才得知孔立菊的事迹受到了如此重视。“获得这么多荣誉,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她从未说过。”面对着孔立菊的荣誉墙,这位东北大汉泪流满面。

    “我虽然因此感到自豪,但我更心疼,这些成绩她得付出多少啊。”齐东远说。

    那一次,当调研组走进孔立菊不足50平方米、略显破旧的家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当时,调研组组长、中国法学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增勇不自禁说了一句:“真是不容易。”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就立即组织撰写学习材料,并及时向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汇报。

    随后,中国法学会还组织鞍山法学会有关人员来京向法学会领导汇报情况。

    调研结果令中国法学会相关领导高度重视。

  王乐泉表示,这是法学会系统成立以来系统内树立的第一位先进榜样。

  如此荣誉,落在了一位平凡岗位的坚守者身上。

  

为平凡点赞

  

    随后,法学会系统对于孔立菊先进事迹的认真态度也令我敬佩。

    据了解,除了此次由中国法学会机关全体领导出席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国法学会还组织了3次深入鞍山的调研活动。其中一次,调研组在鞍山调研了8天,几乎走遍了孔立菊工作学习的每一个角落,对孔立菊生活工作的每一个场景进行逐一体验调研。

    鞍山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广志介绍,对于孔立菊先进事迹的总结过程,在他看来也是出乎意料的,法学会领导对于孔立菊先进事迹的重视以及对于法学会工作人员的关怀令他深受感动。

   “基层的工作人员工作不易,往往工作很繁杂、枯燥,尤其是法学会工作,对于许多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意志与精神上的一种考验,法学会系统能对我们基层的工作人员如此重视也令我深受激励,感激法学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张广志说。

   522日,在中国法学会召开的孔立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中国法学会经过充分调研认为,孔立菊同志是法学会系统一颗普通螺丝钉,为人低调,质朴勤勉,她把平凡的工作当做事业来追求,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她将分内的工作高质量完成并顽强拼搏,她的人生轨迹处处闪光,思想境界高,事迹感人至深,她的一言一行充满正能量,无私奉献,友爱至诚,她平凡而不平淡,是法学会系统基层工作者也是广大基层公务员队伍之光。

  面对孔立菊受到如此高度评价以及受到的表彰,我突然回想起在调研活动中,当孔立菊的姐姐得知妹妹获此殊荣时含泪说过的一句话:“她终于感动了上天。”

  在本次法学会的表彰活动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感动上天的不是别的,正是孔立菊的坚持与坚守。

  正如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在孔立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中指出,孔立菊同志代表着弘扬中国力量的一种典型,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孔立菊同志这样的中国精神,她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优秀典型,值得学习与敬佩。

  陈冀平强调,目前,基层法学的工作细致而又繁杂,许多具体事务性工作显得略显枯燥,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法学会系统需要向孔立菊这样的先进人物做表率,应该学习她这种坚守的精神,学习她面对困难不叫苦、不退缩的工作态度。

    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