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完片担保能否落地中国?
在美国已经成熟的“完片担保业务”用以规避影视制作风险,在中国能否推广开来?第五届北京电影节“完片担保公司来中国”主题论坛活动上,中外影人各抒己见。
4月18日,第五届北京电影节举办了以“完片担保公司来中国”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在西方从事多年“完片担保”业务的美国电影金融公司(简称FFI)总裁史蒂夫·兰瑟霍夫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FFI完片担保业务的基本信息,推广了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和能力,被中国电影人认为可资借鉴。
“完片担保”专门针对“意外”
“完片担保”服务对于成熟的好莱坞体制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刚刚发展十几年的中国电影工业来说还是个较为新鲜的词汇。所谓“完片担保”,是用以规避影视制作风险,保证投资人所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按预算交付的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
换句话说,这种“担保”具备一定程度的“保险”性质。比如,《速度与激情7》在拍摄过程中遭遇了主演保罗·沃克意外身亡的突发事件,这个意外导致影片不得不进行“改剧本”“换档期”等工作,而由于该项目有完片担保公司参与,最终使投资方在没有得到更多的二次投资的情况下,将影片拍摄完成并成功上映。
与此同时,FFI总裁也强调了国人可能对“完片担保”产生的两种误区。“完片担保”并不具备代替影片本身及其主创本该投入的其他保险功能;相反,担保公司可能还会站在投资者角度检查或落实影片各个方面的投保工作。此外,“完片担保”服务的对象更多针对影片的投资方,而不是摄制方更不是主创团队。
“完片担保”遭遇“中国特色”
在论坛上,中国第五代导演、监制过许多叫好叫座影片的黄建新站在中方角度谈了对“完片担保”的看法。黄建新说,自己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还是在《卧虎藏龙》剧组里当“剧本顾问”的时候。“当时我到现场探班,发现在监视器后面除了导演椅之外还坐着两个人:喝着咖啡、跷着二郎腿啥也不干。我就跟李安导演说那两个闲人谁啊,咱给轰走吧!李安一听马上说:这两人可惹不起,他们是完片担保公司的,我要是超支,他俩甚至有权把我轰走!我那次才见识到‘完片担保公司’的厉害。后来我去吴宇森的《赤壁》剧组又看到几个喝着咖啡啥也不干的闲人,韩三平也不明白,我马上跟三爷说:这可是完片担保公司的人,厉害着呢!”
这时,黄建新话锋一转强调说:“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这种在导演背后指指点点的‘监工’和我们的固有电影体系是相冲突的。我们建立多年的制片厂体制承袭前苏联,是典型的‘导演中心制’,怎么能允许这种闲人在导演背后指手画脚呢?”
黄建新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很多中国特色的问题我不知道美国人怎么解决,比如我的《白发魔女传》在拍摄第一天,主演黄晓明就骨折了,这种情况你们赔不赔?”FFI老总听罢表示:“主演骨折属于人身意外保险的赔偿范畴,和我们无关,我们只确保投资方的资金安全。”黄建新马上反问:“但你知道中国大部分电影的投资方与摄制方其实都是一家吗?”不等FFI老总回答,主持人马上出来解围:“但我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繁荣,肯定还是有很多对电影拍摄不熟悉的业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的上游,届时专业的‘完片担保服务’还是可以有用武之地的。”
在观众交流环节,有观众提出“如果因为演员吸毒而导致影片拖期或重拍,如《小时代4》,甚至有演员以吸毒为要挟要求抬高片酬,这种情况你们如何面对?”FFI总裁马上表示这种情况“太疯狂了”,他说:“说实话,我们在西方多年的从业经验中遇到过演员突然去世或突然退出的情况,但你刚才说的这些实在是太疯狂了……我们既然来中国开展业务就一定会尽力适应中国国情,但说实话,我必须回去思考一下再来谨慎地回答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