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研究”课题启动
本报讯(记者钟安安) 4月21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承担的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法律实施问题研究”专项委托课题——“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研究”召开课题启动会。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首先介绍了课题申报情况及具体开展计划。2015年3月,经中国法学会决定,委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承担“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研究”课题,由卞建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陈卫东担任课题主持人。在研究计划方面,“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评估与对策研究”课题拟对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突出性的问题展开调研、总结与论证,以期系统、深入地掌握各地司法机关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的状况,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完善的方案。最终,课题组将提交有关新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的论证报告,同时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课题专著成果。
陈卫东常务副会长介绍了前期已开展调研活动的具体情况。在启动会召开前,课题组已经分别在江苏无锡、盐城以及山东烟台、蓬莱等地就庭前会议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出庭作证等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重点问题展开调研。根据调研取得的大量一手资料,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有必要及时关注并尽快解决。
李仕春对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课题组已开展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当前对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将在参与配合调研、促进成果转化以及课题经费保障等方面,为课题组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他也建议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充分重视具体事例、具体数据的收集工作,以使论证成果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