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悬赏搜集侵权涉假犯罪线索

  本报讯(记者邓娟) 为严厉打击涉假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庆市公安局现面向社会搜集侵权涉假犯罪线索,鼓励市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举报涉假犯罪,并将根据举报线索及案件侦办情况,向举报人发放2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

  涉假犯罪活动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和侵权制假犯罪,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据了解,仅2014年,重庆市破涉假刑事案件786件,起诉465人,涉案金额达5.63亿元。为严厉打击涉假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牵头,将涉假犯罪举报纳入刑事犯罪举报中心有奖举报范围,组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刑事犯罪有奖举报中心实施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涉假犯罪案件线索的奖励工作,以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有效结合,提高公安机关打击涉假犯罪的效能。

  据相关负责人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通过拨打110报警电话、各级公安机关举报电话、到公安机关举报以及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等9类涉假犯罪行为进行实名举报。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结合破获的案件影响力、涉案标的物价值具体情况,符合奖励标准的,分别给予500元以下、2000元以下、5000元以下、1万元以下4个标准的奖励。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另行奖励。

  与此同时,重庆市公安局和各区县(自治县)公安机关设有刑事犯罪举报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涉假犯罪案件线索的奖励工作。各级公安机关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安全,对举报人姓名、身份及居住地等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但对谎报警情或者借举报诬告陷害他人的,公安机关也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