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秀华当选湖北钟祥作协副主席
因为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一夜成名的女诗人余秀华身上被贴上多个标签,被称为“脑瘫诗人”“农民诗人”。她的诗作被出版社争相出版,本人也被选为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新一届副主席。
当选作协副主席
近日,一首名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在网上“病毒般蔓延”后,诗作者余秀华“火了”。原是钟祥市石排镇横店村农妇的余秀华被学者沈睿誉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
如今这位在网上爆红的诗人,已当选为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新一届副主席。对这一消息,同时当选的钟祥市作协主席蔡章田予以确认,并称此举确立了余秀华在当地文坛的地位。
钟祥市政府官网报道显示,1月28日,该市作家协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总结部署工作,审议并通过《钟祥市作家协会章程》,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这篇报道中提到,钟祥市作家协会现有会员400余名,协会网络覆盖全市23个乡镇场库。其中,农民会员和奋斗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的会员200多名,中国作协会员2名,省作协会员55名,荆门作协会员67名。
据这篇报道,会议强调,每位作家都应珍惜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学精品,为建设文化强市,实现“领跑荆门”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实余秀华走红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透露,她希望可以有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如今,她成功当选市作协副主席,在谈到当选后的心情时,余秀华说:“没有什么异样,我还是感觉自己很平凡啊,也没啥多说的啊。当了市作协副主席,会有较多的机会与其他作家同行交流,我也愿意跟大家交流的。”
出版社亏本也出书
在当选作协副主席之前,余秀华的诗作已被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据悉,2月初,余秀华的第一本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湖南文艺出版社这样介绍:“余秀华未火之前,出版社就已与她签订了出版约定。这次余秀华意外走红,也让出版社更有信心,这件事对于出诗集肯定是好消息,但就算没有,我们还是会出,哪怕亏本也要出。”
该社副社长陈新文透露,其实多家出版社都在争抢余秀华诗集版权,“但我们很久以前就关注她了,第一个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在陈新文看来,如今余秀华引起争议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我们初衷很简单,就是遇见了从心里面流出来的、我们出版社想出的诗歌。另外,我们就是想帮帮困顿中的余秀华,她实在不容易。”
在陈新文看来,余秀华的诗不玩弄高深辞藻,“假如她的诗写得不够好,仅是身体疾病这样的标签,最多也只是引发一些好奇或者同情。”陈新文认为,在当下,大众对好诗,还是有一定的鉴赏力,而且大众普遍有对能看得懂的好诗的审美需求。
因此,湖南文艺出版社给余秀华下了保证,首印一万册,这对于一部诗作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陈新文很有信心也很坚决,他曾说:“争议对出诗集肯定是好消息,但就算没有这个事件,我们也要出的,亏本也要出。”
余秀华现象
2014年11月10日,《诗刊》微信公众号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标题选发了余秀华的诗,从此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爱你》等诗歌走红网络。
可以说,写了16年的诗,余秀华在一夕之间走红。据报道,先天性脑瘫的余秀华在高二时辍学回老家,从此生活在农村,每天得忙着烧火做饭、扫地喂猪,春秋季节还要看稻场、剥棉花。对于余秀华来说,她不甘心这样的命运,与生俱来的疾病并没有对她的智商造成损害,因为喜欢象棋,她还成为湖北省象棋队队员,“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你想飞,但飞不起来!”在余秀华的作品中,她曾经提及自己的生活,但是她没有放弃,开始重拾诗歌创作。对于读者给她的“脑瘫诗人”的标签,她欣然接受。
余秀华的走红在很大程度上与她的遭遇有关,据《金陵晚报》调查,对余秀华作品的大部分褒奖声音是基于读者对余秀华遭遇的同情。正如这部分读者所说:“她身体上的疾病,诗歌的草根意味,引来了同情和赞许。”不少读者直呼她的诗“超乎想象”,甚至认为“活得纯粹,作品才会纯粹”。
但在诗歌界,余秀华的诗作仍有争议。著名文学评论家张清华评价道:“余秀华的诗,语言表达比较有力量,有质感,有痛感,文学性也不低。就算不考虑她的身体状况,她也是位不错的诗人。”
支持她的学者以沈睿最为突出,沈睿评价她为“中国的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最伟大诗人之一),余秀华自己也坦言其诗歌受到中国现当代诗人的影响更深刻,特别是受到海子等诗人的影响,在诗歌的节奏、色彩方面,虽然都看似明亮、积极,但里面笼罩的阴郁让人不快,感到疼。
但是著名诗人沈浩波却认为,余秀华“把苦难煲成了鸡汤,不是个好诗人,所以大众必会持续喜欢,热泪涟涟。眼泪这东西,确实是世界上最廉价的事物”。沈浩波因此遭到不少读者质疑,为此他甚至专门逐字逐句点评余秀华的诗。
他以《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为例,“我欣赏这首诗的第一段,非常个人化的经验,但后面几段的写作,就完全陷入流俗。花朵、清晨、黑夜,这样的比喻,没有任何创造力,属于陈旧老套的抒情系统。‘第三小姐’一些词语被不经大脑地轻易使用,而不是在更高级的文学描述中内在呈现,这其实是缺乏写作能力的体现,甚至是一种庸俗的表现形式。”
湖北诗人李以亮则点评道:“她的诗歌有料,有真东西,这是肯定的。但是,也要警惕把她煲成了一锅鸡汤。”